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柞蚕产业状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国华  霍锡敏  彭凯 《中国蚕业》2015,(1):55-56,59
叙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柞蚕业规模、经济效益、机械化程度及对社会的贡献,并针对内蒙古柞蚕生产存在管理及法规缺失、资源优势没能得到发挥、科技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内蒙古应采取建立管理机构、健全法规、加强生态柞园建设、广纳人才等对策,以促进内蒙古柞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在对虾饲料已经逐步向集团化发展,四大对虾饲料集团恒兴、海大、通威、粤海占了一大半的市场份额,形成良性竞争的格局。大小对虾  相似文献   
3.
杨洋  彭凯 《内陆水产》2009,(10):14-15
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是美国淡水虾类养殖的重要品种。1918年日本将小龙虾作为牛蛙的饵料从美国引进,并在日本大面积的繁衍和扩散。二战期间的1938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4.
养殖场抗生素滥用造成多种耐药性细菌的产生,从奶肉类制品中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案例逐年增长,对养殖业食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研究筛选出与左氧氟沙星具有联合抑制MRSA效果的天然产物盐酸小檗碱(BBR),探究BBR与其对MRSA的协同抑菌效果和联合抑菌机制。结果表明,BBR能有效抑制MRSA生长,提高MRSA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度,两者联用后,MRSA对左氧氟沙星的MIC降为之前的1/16。协同作用机制主要为上调ribA及下调mec Amsc L表达水平,破坏细胞壁、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达到协同抑菌的目的。本研究有助于降低畜牧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为提高肉奶类食品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饲料及其原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菌不仅污染饲料,而且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使饲料品质下降。畜禽摄食了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之后容易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性能下降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文章就霉菌毒素危害及近年来国内外饲料霉菌毒素脱毒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脱毒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烟苗剪叶机操作复杂、成本高、效率低、自动化水平低等不足,设计了YJY–ZD桥式烟苗剪叶机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执行元件、信息采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和控制电路等组成,可实现烟苗剪叶机一键启动,自动完成往复机构横向往复运动与整机纵向行走自动交互变换,运用往复运动控制算法控制往复机构往复运动,实现往复机构换向时无冲击、残余动能回收。试验测得的剪苗机作业漏剪率为0.55%,伤苗率为0.4%,漏拾率为0.4%,平均工作效率可达692 m2/h。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蒙古栎橡实的主要害虫橡实象虫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提出了防治方法,以期为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基于计算机串口的GSM短信通讯系统进行研究,实现在计算机上通过串口连接GSM模块并使用GSM网络与远端的手机进行通讯。设计中采用C#程序开发语言和运用计算机串口通讯技术,实现计算机通过串口对GSM模块(TC35)进行控制,并解决了PDU编码解码、AT指令控制TC35、以及软件界面的设计等问题,最终完成计算机终端实时与TC35模块通讯,实现短信息服务。研究表明,通过拓展计算机串口与GSM模块的应用可以建立各种远程控制,达到较好的远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大部分设施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在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方面考虑较少,为了提高环境采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防止因为协调器故障而导致系统瘫痪,提出了并联模式的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Zig Bee)的多协调器备份工作机制来降低由于单协调器出现故障而导致系统瘫痪的概率,起到负载均衡及失败转移的目的,以保证农业数据的安全;最后进行系统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保证采集到的环境数据无故障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