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为了考查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幼鱼的集群行为,研究选取248尾幼鱼,组成1、2、4、8和16尾高体鳑鲏幼鱼的群体(N = 8),在(25 ± 1)℃水温条件下进行15分钟的视频拍摄、运动轨迹提取和分析。结果显示:①高体鳑鲏的自发游泳速度多介于0-10 cm/s之间,其速度中位数随群体大小上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 ﹤ 0.05),但各组间游泳速度的同步性随群体大小的上升而下降(P ﹤ 0.05);②焦点鱼和群体中其它个体的最近邻距离(NND)多出现在0-10 cm之间,且2和4个体组的NND显著大于8和(或)16个体组(P ﹤ 0.05);③2和4个体组排列的极性显著高于8和16个体组(P ﹤ 0.05)。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大小对高体鳑鲏集群行为的特征有显著影响,随群体大小上升,凝聚力上升,但协调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研究急性低温胁迫对南方鲇和瓦氏黄颡鱼耗氧率和呼吸频率的影响。[方法]于24℃条件下测定南方鲇和瓦氏黄颡鱼经过不同温度(24、18、12、6、0℃)10 min低温胁迫后耗氧率(VO2)和呼吸频率(Vf)的恢复过程。[结果]结果表明:南方鲇在6、0℃胁迫后VO2和Vf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然后缓慢回落的过程,其余组表现为先迅速上升然后缓慢回落的过程;瓦氏黄颡鱼只有0℃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然后缓慢回落的过程,其余组表现为先迅速上升然后缓慢回落的过程。[结论]瓦氏黄颡鱼对急性低温胁迫抵抗力更高,但同样的低温胁迫瓦氏黄颡鱼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该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食性对鲤科鱼类流速选择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滤食性的鲢摘要可以不放拉丁学名,请补充在正文出现第一个的位置和鳙、草食性的草鱼和中华倒刺鲃、以及杂食性的鲫和锦鲫作为实验对象;在(25 ± 1) ℃条件下将单尾实验鱼置于梯度流速选择仪(流速范围为11.86-65 .45 cm/s,等距离划分为5个流速区域)中拍摄1 h,采用Ethovision XT19软件分析视频资料并计算六种实验鱼在不同流速区域平均停留时间(Pt,%)、平均进入频次(F,次 / h)和单次进入停留时间(T,s)等流速选择行为指标。结果显示:(1)六种实验鱼的流速选择行为均呈现出两种流速偏好趋势,一类表现为偏好缓流(或静水)(最低流速区域的Pt >50%),被定义为Ⅰ型;另一类个体Pt随水流速度的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最大Pt通常出现在某一中等流速区,则定义为Ⅱ型;(2)食性对鱼类流速偏好行为有显著影响,Ⅰ型个体中滤食性鱼类对静水或缓流偏好显著大于其他两种食性的鱼类,其中鳙和鲢的Ⅰ型个体在最低端流速区域Pt大于92%;滤食性鲢和鳙的Ⅱ型个体偏好流速高于杂食性的鲫和锦鲫。草食性的草鱼和中华倒刺鲃Ⅱ型流速偏好均不明显,但其在中间速流速区域F值最大。研究表明:六种鲤科鱼类的流速偏好行为存在Ⅰ型和Ⅱ型的表型分化并且差异明显,实验鱼的流速偏好行为与食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急性低温胁迫对南方鲇幼鱼耗氧率和呼吸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5℃的条件下,测定南方鲇(Silurua meridionalis)幼鱼(22.14~54.70 g,n=25)经过不同时间(0.5、5、10、20 min)低温(5℃)处理后耗氧率(VO2)和呼吸频率(Vf)的恢复过程.实验以25℃水浴0.5 min为对照组.结果显示,0.5 min和对照组VO2迅速上升,然后缓慢回落到处理前水平;而低温处理5、10和20min实验组,VO2有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又缓慢下降的过程.冷诱导最大代谢率(VO2peak)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到达最大代谢率的时间(Tpeak)和过量耗氧(EPOC)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大(P<0.05).0.5 min和对照组Vf迅速上升、然后缓慢回落到处理前水平,而低温处理5、10和20min实验组Vf有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又缓慢下降的过程.其Vf下降的幅度大于VO2,但上升幅度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曾令清  彭姜岚  付世建  曹振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400-8401,8403
分析了结合生物统计学知识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误区,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出了基于生物统计学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 vachelli Richardson)均为我国特有的暖水性鱼类,但急性温度变化是鱼类在商品运输、养殖生产甚至自然生活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胁迫。监测鱼类在急性温度胁迫后的耗氧率(VO2)和呼吸频率(Vf)变化有助于评价急性温度变化对鱼类胁迫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驱赶和空气暴露对南方鲇耗氧率和呼吸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5℃条件下对不同驱赶时间(0、0.5、1、2.5和5 min)和空气暴露(0、2.5、5、10和20 min)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22.11~79.52 g)恢复过程中的耗氧率(VO)和呼吸频率(Vf)进行了测定。实验发现:经驱赶和空气暴露处理后,实验鱼耗氧率和呼吸频率立即显著上升(P<0.05),然后缓慢回落至稳定水平;对于驱赶逆境胁迫,0.5 min处理能诱导最大耗氧率峰值(约170 mg/h),2.5 min处理能诱导最大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约35 mg);对于空气暴露逆境胁迫,5 min处理能诱导最大耗氧率峰值(约160 mg/h),10 min处理能诱导最大EPOC(约20 mg);无论驱赶还是空气暴露,呼吸频率的反应(上升28%~62%)远小于耗氧率(上升174%~254%)。实验表明两种逆境均能引起明显的胁迫反应,南方鲇对驱赶的反应远大于空气暴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