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向养殖水体中分别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进行斜带石斑鱼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有益微生物能降低养殖水体中的NH4^+ -N、NO2^- -N浓度;稳定pH值;减少弧菌含量.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摄食旺盛.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
BAP与GAP认证在国内外的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农业标准化生产进度,尤其是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目前已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标准化,中国也进入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研究示范阶段。  相似文献   
3.
工厂化养殖斜带石斑鱼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俗称青斑,属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分布热带、亚热带暧水海域,经济价值甚高.斜带石斑鱼为广东省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近年来海水污染日益严重,赤潮灾害频发,使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局面,而陆上工厂化养殖可防止海区环境变化对养殖动物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可减少养殖自身污染对海洋生态造成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向养殖水体中分别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进行斜带石斑鱼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有益微生物能降低养殖水体中的NH4+-N、N02-N浓度;稳定pH值;减少弧菌含量.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摄食旺盛,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工厂化养殖简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世界工业化水产养殖技术向高新化方向发展,养殖工厂向大型、特大型、超大型企业发展,有的形成企业集团和跨国集团。盈亏转折点和规模效益是这些大型企业关注的焦点。德国有一家养鳗工厂,根据投入产出分析,得出年产欧洲鳗125t是该厂养鳗盈亏的转折点。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夏威夷建造的对虾养殖工厂投资2500万美元,可供应全州对虾消费量的一半。日本在长崎建成一个大型工业化养鱼设施,车间总面积为12140m^2(3英亩),定员62人,该项目投资6800万美元,要求至2010年创造产值3.15亿美元。挪威海水养殖公司2001—2004年在甲醇工厂附近建造总面积18500m^2的养鱼工厂,年产量可达5000~6000t,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海水养鱼工厂。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还联合组建了DKF跨国工业化养鱼集团。  相似文献   
6.
豆粕因其氨基酸平衡良好和较高的粗蛋白质含量(40%~50%)与鱼粉是迄今为止全球最主要的两大蛋白原料,在水产饲料中应用广泛。近年来,鱼粉价格不断飙升,给饲料企业原料成本带来了巨大压力。面对越来越稀缺的鱼粉原料资源,大力推广植物蛋白的广泛应用,开展相关的研发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过去三年里,国联公司在南三基地46口高位地膜池里一直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我们选择了其中养殖成功暨饵料系数底、收益较高的虾塘,收集养殖记录绘制成最佳投饲曲线。  相似文献   
8.
利用美国大豆协会提供的美国去皮豆粕取代部分鱼粉,使豆粕含量达到38.5%,在同等池塘养殖条件下饲养南美白对虾,比较其生长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差异,探讨使用美国去皮豆粕取代部分鱼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受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邀请,5月17-28日,笔者随10人考察团赴美对美国水产、农业进行考察。此次考察为期11天、跨美国7个州,考察内容涉及水产研究所、农业研究所、大学和农场,并利用自由安排时间参观了位于西雅图的美国波音(Boeing)公司飞机组装车间、位于圣地亚哥的中途岛号(Midway Museum)退役航母、奥本的沃尔玛超市(Wal-Mart Stores)和亚特兰大的奥特莱斯(Outlets)品牌直销购物中心。此次考察,受益匪浅,让我看到了美国的强大,经济、政治、文化(学术)的繁荣,产生价值观的冲击和自我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在模拟工厂化养殖环境下开展日本囊对虾不同密度的生长与存活试验,实验设置5个密度水平,50、100、150、200、250尾/m~2,每个试验组设2个重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条件下,日本囊对虾生长性状、存活率与饵料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20日龄,不同密度间的生长性状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40日龄,密度组间的生长性状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密度50、100、150尾/m~2显著大于密度250尾/m~2(P0.05);60日龄时,密度100尾/m~2的平均体长、腹长与体质量分别为(7.28±0.74)cm,(4.72±0.43)cm,(3.59±0.98)g,显著大于密度150、200、250(P0.05),为生长最快的密度组。密度对存活率有极显著影响,存活率变化范围为(23.98%±2.25%)~(69.95%±2.38%),密度50和250存活率分别最高和最低,密度50、100的存活率极显著大于密度150、200、250尾/m~2(P0.01)。饵料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63±0.08)~(3.99±0.31),最低为密度50尾/m~2,饵料系数1.63±0.08。最高为密度250尾/m~2,饵料系数为3.99±0.31。当密度低于100尾/m~2时,日本对虾生长表现最好,该密度下对虾生长速率快、存活率高、饵料系数低。本研究为日本囊对虾的工厂化养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