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达氏鳇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产了2组达氏鳇。雄体重136、45kg,雌体重55、75kg,2组雌鱼全产,共获受精卵51.4 万粒,获苗49万尾,受精率88.3%,孵化率95.3%。详细讨论了达氏鳇人工繁殖中有关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2.
我国鲟类资源状况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渔获物统计法对我国鲟鱼主产区黑龙江、长江鲟类十几年的捕获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由于人为酷捕滥捞、环境污染,黑龙江鲟鱼种群结构严重失衡、资源急剧下降(452t,1987年,120t,1999年);由于长江葛洲坝截流,阻隔长江鲟鱼类的洄游,致使长江的中华鲟性比失调(♀:♂=1:0.39,1996年-1998年),雄性补充群体严重不足,繁殖种群退化,中华鲟岌岌可危。白鲟和达氏鲟现已濒临绝迹。本文叙述了我国鲟鱼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及今后应采取的措施;并对我国鲟鱼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史氏鲟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史氏鲟又称黑龙江鲟 ,属大型淡水鱼类 ,是一种冷水性鱼 ,具广温性 ,生存水温 1— 33℃ ,较适宜的生长水温 15— 2 6℃ ,4℃开始摄食 ,2 8℃均能正常摄食生长。自然界以水生昆虫 ,部分藻类及小杂鱼为食。史氏鲟全身是宝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尤其是鱼卵价值更高 ,有“黑色珍珠”的美誉。但是在我国史氏鲟的来源仅限于自然资源 ,由于近年来对其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 ,使史氏鲟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其自然种群量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值得庆幸的是我国鲟鱼养殖业已悄然兴起 ,鲟鱼养殖具有独特的优势及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 ,我国的广东、北京…  相似文献   
4.
1990年11月9日,午夜12时,湖北省沙市江津宾馆一间房里仍亮着灯光,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正在与一位普通工人、业余根艺爱好者黄宏明亲切交谈,切磋根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工作会议在沙市召开期间,关书记在江津宾馆见到了黄宏明的根艺佳作,很欣赏,但由于工作较忙,特约定这  相似文献   
5.
目前,鳇鱼天然资源近于枯竭,几乎不能形成天然群体。为了保护鳇鱼资源,发展黑龙江的经济鱼类,我们于“九五”期间对达氏鳇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通过几年的艰苦工作,1999年获得成功。现将达氏鳇人工繁殖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小结如下。1 亲鱼的选择达氏鳇个体硕大,性成熟晚,雌鱼初次性成熟在16龄以上。选择雌亲鱼要求体重在50千克以上;雄性亲鱼以能挤出精液为准。选择亲鱼时,钩伤较重的不宜作亲鱼。达氏鳇亲鱼在运输的过程中不能在船上、地下或车上拖,这样极易造成亲鱼体内出血而影响成熟卵粒的游离,从而导致催产的失败,运输时最好…  相似文献   
6.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是我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现生活于黑龙江水域。史氏鳄具有个体大、寿命长、幼鱼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遗传可塑性大等特点,集观赏、美食于一体,可在鱼池及其它人工水环境中正常摄食生长。随其野生资源日益衰退,  相似文献   
7.
利用渔获物统计法对我国鲟鱼主产区黑龙江、长江鲟类十几年的捕获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由于人为酷捕滥捞、环境污染,黑龙江鲟鱼种群结构严重失衡、资源急剧下降(452t,1987年,120t,1999年);由于长江葛洲坝截流,阻隔长江鲟鱼类的洄游,致使长江的中华鲟性比失调(♀:♂=1:0.39,1996年-1998年),雄性补充群体严重不足,繁殖种群退化,中华鲟岌岌可危。白鲟和达氏鲟现已濒临绝迹。本文叙述了我国鲟鱼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及今后应采取的措施;并对我国鲟鱼利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3种鲟鱼的临界水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史氏鲟、俄罗期及小体鲟3种鲟科鱼类的生存和摄食水温范围,试验表明,史氏鲟的生存水温0 ̄33℃,摄依水温4 ̄31℃;俄罗斯鲟的生存水温0 ̄33℃,摄食水温3 ̄32℃;小体鲟的生存水温0 ̄32℃,摄食水温3 ̄3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