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毛蚶为浅海贝类,而人工暂养技术是将毛蚶稚贝装在网袋中暂时人工培育,促进毛蚶增产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锦州浅海毛蚶底播增养殖成效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概述应用“毛蚶人工育苗及中间暂养技术研究”科技成果。在浅海毛蚶底播与增养殖成效的调查中得知,毛蚶生物种群的恢复与高效增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毛蚶是辽东湾主要底栖贝类资源。70年代末,最高年产量可达10万t左右,当时对三省一市(山东、辽宁、河北、天津)的海洋渔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酷捕滥采、管理无序、海洋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毛蚶产量逐年下降,进入90年代后期毛蚶产量基本为零,对辽东湾地区贝类资源生物链造成严重的影响。2000年以来,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开展了毛蚶室内人工育苗、海区中间暂养及全人工化海区底播技术的研究。经6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毛蚶的生态规律和一套成熟技术。现将毛蚶稚贝中间暂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表征之一即是蓝藻“水华”的大量暴发。2003年8月26日,凌海市西八千乡60亩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水面不同程度地漂浮着厚积的绿色黏膜,对虾陆续死亡。经笔者镜检鉴定确认是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所致。2004-2005年盛夏初秋,又相继在各类中小型鱼塘出现了蓝藻“水华”现象。2006年经实地防治试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高温期养殖水体微囊藻的发生。现将养殖水体防治微囊藻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