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蟹种强化培育水化学因子周年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河蟹产业主干中的蟹苗和商品蟹养殖均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但做为承前启后的蟹种阶段始终无法达到规模化生产的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蟹种培育风险较大,蟹种培育技术还不成熟,致使蟹种培育成活率平均只有5%-10%左右。本工作通过摸清池塘蟹种规模化强化培育阶段池塘主要水化学因子的周年变动规律,探索蟹种产业化培育技术和模式,寻找蟹种强化培育比较合适的水化学指标,为提高蟹种培育成活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长江江苏段中华绒螯蟹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4年7月~2006年3月间对长江江苏段靖江江段渔获中中华绒螯蟹的比例分析,结果显示:江段中中华绒螯蟹在渔获中比例的数量峰值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度,以3月份为最高,达到渔获数量的1438%。重量比例峰值主要集中在05年的3月份和9月~11月份,以05年10月份最高,达27.17%,11月份次之。在04年秋季至05年冬季间,05年渔获中中华绒螯蟹的数量比例和重量比例部比04年同季节的值要高,江段中华绒螯蟹资源正处于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蟹养殖因普遍存在规格小、病害多而影响经济效益的突出问题,我们在2001年开展了“大规模商品蟹的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经初步总结形成实用技术如下: 一、池塘条件 地塘以新开挖池塘(推土机开挖)为最好,一般池塘也可,具体要求:面积10亩-30亩,最小不低于5亩,最大不超过50亩;水深1.2m—1.8m,平均1.5m左右;坡比1:3—4,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养殖中华绒螯蟹的品质,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江苏境内八大湖泊养殖品牌河蟹可食部分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八大湖泊养殖中华绒鳌蟹可食部分含1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烯酸(MUFA)3种,多烯酸(PUFA)10种。雌蟹SFA含量,以大纵湖蟹最高,与阳澄湖蟹、洪泽湖蟹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雄蟹SFA含量,以长荡湖蟹最高,与阳澄湖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MUFA含量,雌蟹以大纵湖蟹最高,与长荡湖蟹、阳澄湖蟹、洪泽湖蟹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雄蟹以大纵湖蟹最高,与阳澄湖蟹、洪泽湖蟹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PUFA含量,雌蟹以固城湖蟹最高,与洪泽湖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雄蟹以固城湖蟹最高,与阳澄湖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5.
第四种(稻田模式):以高淳等地为代表,该地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稻田养蟹模式,其蟹池大部分是由稻田开挖而成,池塘普遍较浅,一般水深50~80厘米,池塘底部井字型结构,四周配有环沟。放养量为300~500只/亩,规格为200~400只/千克,亩产量在25~40千克,河蟹平均规格在150克/只左右。该区域比较重视池塘水草的种植,水草的栽种面积基本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6.
绒螯蟹三个种群形态判别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莱茵河野生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三个种群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判别研究。可数性状分析的结果表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莱茵河野生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三个种群,两两之间差异极显著。聚类分析的结果,把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和莱茵河野生中华绒螯蟹划为一组,日本绒螯蟹为另一组。判别分析建立起三者的判别函数,雌雄蟹判别的正确率分别为83.1%、91.9%。  相似文献   
7.
养殖中华绒鳌蟹风味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江苏太湖、阳澄湖、滆湖、长荡湖、固城湖、洪泽湖、高宝湖、大纵湖八大养殖品牌河蟹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体重120-200g的商品蟹,可食部分总指数〉30%,最高的太湖蟹达35.71%,最低的滆湖蟹为30.01%,各品牌河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肥满度以滆湖蟹最高,阳澄湖蟹最低,各品牌河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固城湖蟹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阳澄湖蟹(p〈0.05),虽高于其它品牌河蟹,但差异不显著(p〉0.05)。可食部分17种氨基酸总量依次为:17.48、15.90、17.31、18.21、19.42、16.62、17.85、17.25;固城湖蟹与阳澄湖蟹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洪泽湖蟹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长荡湖蟹与阳澄湖蟹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其它品牌河蟹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固城湖蟹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阳澄湖蟹(p〈0.05),其它品牌河蟹差异不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指数依次为:77.29,75.80,83.12,78.73,77.33,70.55,75.91,73.93。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的47.99%、47.80%、48.01%、43.95%、47.35%、48.23%、47.81%、49.47%,低于全鸡蛋白质模式,但均明显高于FAO/WHO模式。  相似文献   
8.
“苏蟹一号”F3代选育群体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连续3代的群体选育,"苏蟹一号"F3代选育群体呈现长江水系河蟹特征,表现出优质、高产、抗逆等优良经济性状。F3代选育群体雌蟹呈现二元分化,平均体重为150g、120g,雄蟹平均体重150g。11月上旬的养殖河蟹雌性群体可食部分分别占体重的35.05%、36.78%,雄性群体为29.56%。雌蟹肥满度、成熟系数、性/肝指数分别为0.54、9.69%、155.47%,0.55、10.51%、166.58%;雄蟹分别为0.59、2.31%、41.48%。雌蟹可食部分蛋白质含量21.62%、20.85%,脂肪含量10.37%、8.43%、氨基酸含量19.07%,、19.83%;雄蟹分别为15.20%、7.05%、13.78%。  相似文献   
9.
患"颤抖病"中华绒螯蟹病原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患典型颤抖病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组织进行了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在病蟹的鳃上皮细胞、肝胰腺上皮细胞和血淋巴细胞中有一种微生物大量寄生。该微生物的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具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双层结构,但无明显的细胞核。从该微生物的细胞大小、形态结构和寄生部位上初步判定为一种类立克次氏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RAPD技术对江苏省及上海地区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10个幼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15个谱带(200~2 000 bp),其中77个表现出多态性,占66.96%,遗传多态度在0.039 6~0.115 3之间,说明该蟹类遗传变异水平较低;遗传距离在0.064 7~0.270 7之间,说明各群体间发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