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3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对建德市渔业生产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渔业产后服务与市场体系建设两大主题,提出了5个方面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西藏林芝地区核桃表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核桃表型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西藏核桃的选育提供参考。依照核桃的性状调查方法,研究了林芝地区4个居群8个核桃家系:朗县(LX1-4)、米林县(ML7-8)、林芝县(LZ5-6)和2个铁核桃家系:波密县(BM9-10)的叶型、不同居群核桃表型特征以及坚果特征。结果表明:顶叶长与宽之比LX2最大,ML7最小;复叶长与宽比例LZ5最大,BM10最小;复叶最长的为ML7,最短者为BM10。坚果质量:BM>LX>ML>LZ;仁坚比:LX>ML>LZ>BM;壳厚:BM>LZ>ML>LX。坚果纵横径比值最大的为BM9,最小的为LX1。林芝地区朗县核桃可作为优良家系进行繁殖,波密的铁核桃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选种和育种的优先资源。  相似文献   
3.
西藏人工造林作业区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掌握西藏拟造林作业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对6个地市524个造林作业区的土壤样本进行了养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全钾、有效磷、有机质和速效钾均处在"稍缺―极缺"水平:平均含量分别为6.26 g kg~(-1)、8.7 mg kg~(-1)、17.81 g kg~(-1)和83.6 mg kg~(-1),全氮和全磷处在"中等―稍缺"水平:平均含量分别为1.39 g kg~(-1)和0.72 g kg~(-1),碱解氮条件最好:平均含量为214.1 mg kg~(-1),全钾条件最差。(2)6地市除碱解氮外,土壤中分别存在2至5个养分元素的缺乏,多数作业区全钾、速效钾和有效磷不足。阿里地区最缺有机质,仅5.08 g kg~(-1),日喀则市、拉萨市和林芝市最缺全钾,仅5.19~6.42 g kg~(-1),山南市和昌都市最缺有效磷,仅3.9~5.4 mg kg~(-1)。此外,拉萨市、山南市和阿里地区多数作业区全氮不足,阿里地区、日喀则市和昌都市全磷不足,除昌都市外各地市有机质不足的作业区居多。(3)地市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但速效钾、有机质在日喀则市、拉萨市和山南市间差异均不显著。总体而言,西藏造林作业区土壤养分状况较差,通过对西藏造林作业区土壤养分的特征分析,可为作业区造林后树木生长状态的成因查寻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提高造林质量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网箱养殖能开发利用江河水域、调速渔业品种和减养殖结构、吸纳社会资金、确保有效供给,并对网箱养鱼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西藏地区主要类型灌木林进行外业遥感调查,选取海拔、坡向、坡度和NDVI 4个影响西藏灌木林空间分布的主要指标,采用判别分析方法,构建判别模型和判别规则,提取基于空间分布特征的识别决策,基于覆盖研究区的ETM+和DEM,进行西藏灌木林的遥感分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灌木林空间分布特征的遥感分类精度达到86.24%,其中,狼牙刺-沙棘-红柳组合的分类精度最高,为95.00%,杜鹃-小檗和高山柳-铺地柏组合的分类精度相当,分别为81.08%和81.25%.  相似文献   
6.
西藏核桃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核桃是我国的重要果树,也是西藏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种质资源是核桃品种选育的基础,为了科学利用西藏丰富的核桃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基础资料,研究了西藏核桃的起源、历史,详细介绍了西藏核桃的分布、种质资源分类、核桃群落类型划分、命名以及品种选育工作.结果表明,西藏的核桃主要有3个分布区域:雅鲁藏布江流域、怒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  相似文献   
7.
西藏灌木林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西藏主要类型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区2002年森林资源分布图,分析了影响西藏各主要类型灌木林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提取了包括经度、纬度、海拔、坡向、坡位和坡度等6个环境因子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梯度划分,应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环境因子对西藏各主要类型灌木林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影响因子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西藏主要类型灌木林的空间分布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大尺度环境因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在小尺度上,各环境因子通常表现为共同影响灌木林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以150株西藏高原林芝云杉解析木资料为样本,利用Excel2003软件中的5种数学模型对林芝云杉的树高与胸径异速生长的进行建模,并分析其精度;结果显示幂指数方程H=1.68D0.777拟合效果最佳(R2=0.981);该模型可用于西藏高原东南部快速准确地测算林芝云杉平均树高,也可为计算立木材积、编制出材率表和评价林分的立地质量提供基础数据,对于了解林芝云杉生长状况和指导当地林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名特优新水产品有鱼类、珍珠、虾类、甲鱼、蛙、河蟹等,2000年产量2154t,产值4602万元,占全市水产品总量33.8%,总产值69.9%。存在资金缺乏,养殖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等不足。要重点发展虾类、蛙类、河蟹、珍珠、三文鱼、鲟鱼、鳊鱼、鲫鱼等养殖,增加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0.
西藏林芝地区核桃物候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和平  朱雪林  杨小林  潘刚  金增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60-18962,18981
[目的]对西藏林芝地区的核桃进行物候和生长节律的研究,为西藏良种核桃的选育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西藏林芝地区典型的核桃进行了营养生长物候、生殖生长物候和根系生长物候的观测研究。[结果]营养生长物候期,试验点核桃芽膨大期和萌芽期时间相差不大;生殖生长物候期,洞嘎镇最早,其次是东如村和公仲村,然后是里龙乡,通麦村最晚。果实生长动态变化方面,就横径和纵径而言,果实横径变幅大小为:通麦村〉洞嘎镇〉里龙乡〉公仲村〉东如村,果实纵径变幅大小为:通麦村〉公仲村〉洞嘎镇〉里龙乡〉东如村;根系生长物候期,核桃根系开始活动期与芽萌动期相同,3月下旬出现新根,6月中旬7月上旬、9月中旬10月中旬出现2次生长高峰,11月下旬停止生长。[结论]该结果揭示了西藏地区核桃物候特征的初步规律,填补了西藏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