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水产渔业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原苏联鱼类学家尼科里斯基在《分门鱼类学》中阐述世界上六须鲶类有两种 ,一种是分布在黑海、里海及莱茵河以东水域的欧洲六须鲶silurusglanis;另一种是分布在亚洲黑龙江水域的六须鲶silurussoidatoui(现名怀头鲶 ) ,该鱼生长速度快 ,最大个体达 50kg以上。当年鱼苗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体重可达 2 .58kg ,但其肉质相对较粗。鲶鱼silurasasotus生长速度慢 ,却肉质细嫩鲜美 ,在北方被视为营养佳品 ,深受消费者青睐。为克服北方高寒地区鱼类生长周期短等自然因素 ,开发高产、优质高效水产品养殖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根据杂交优势混合原…  相似文献   
2.
鱼苗从混合营养期开始,就要从外界获取适口的饵料,以保证鱼体迅速生长对营养的需要。适时投喂适口且营养成份充足的饵料,可使鱼体健壮,从而适应长途运输和分池等操作过程中的体质能量消耗,提高运输成活率和饲养成活率,为鱼苗饲养打下良好基础。多年来,生产中广泛采用以熟蛋黄水做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走工学结合道路,师生共同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培养和提高。探讨出工学结合的“五边”实践教学模式,即边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边实验实训、边顶岗生产实习、边参与经营管理、边获得经济效益,既建立了学生、教师、企业、学校“四赢”的和谐关系,又提高了师生的实用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4.
杨瑛  李承林 《黑龙江水产》2006,(6):41-42,46
高职院校的教师是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传授者,在教学活动中,能否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如何优化教师队伍,以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本文主要围绕当前水产类职业院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探索优化教师队伍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幼莱兰(鱼師)投喂含高蛋白质的鱼粉、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饵料,对照饵料含脂类和碳水化合物饲养30天,以确定其生长、食物转换和鱼体成份。对照组鱼生长快、饵料效率高,高蛋白质组和高碳水化合物组居中,而高脂类组则低。对照组表明蛋白质和能量滞留量最高,同样在对照组中由于食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增加,使每增重100克体重所  相似文献   
6.
我校自1984年对学生毕业实习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了生产全过程实习,并作为学校“七五”和“八五”期间的教学研究课题,现将十二年的实验情况和取得的成果报告如下:一、实行生产全过程实习的必要性和意义1、原实习存在的问题是每年自5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毕业实习,时间短、难进行、效果差。主要表现在“三不”上。(1)实习渔场不欢迎。由于实习与生产过程脱节,渔场把  相似文献   
7.
用变温法测定小麦种子收购期间的发芽率山东省邹平县种子站裴惠,张素芬,李承林,董兴中在黄淮海冬麦区,小麦种子收购正处于高温多湿的六七月份,且多数品种还没度过休眠期。用6B3543-83标准测定其发芽率,往往出现发霉、腐烂、发芽率低等现象,导致发芽试验失...  相似文献   
8.
由放射性免疫测定法测定雌鱼性成熟的各时期中雌二醇——17β、17α——羟孕酮和17α、20β——二羟——4—pregnen——3——酮(170、20β——diOHprog)的血浆水平。在卵黄生成期间雌二醇——17β增加,而在次级卵母细胞成熟以前迅速减少,继之在排卵和产卵期间出现第二次增长。雌二醇——17β的第二次增长可能同残留的卵黄卵母细胞有联系。卵巢成熟的多数时期中血浆17α——羟孕酮曲线和17α、20β——diOHproy的曲线相同。这两种类固醇在卵黄原阶段始终很低,然而在排卵和产卵期间却急剧升高,之后又很快降至基础水平。17α——羟孕酮的显著增加在采最终成熟雌鱼的血浆中十分明显。然而直至排卵时17α、20β——diOHprog也无显著增加。由此想列17α——羟孕酮可作为17α、20β——diOHprog的一个预兆。这一结果为17α、20β——dioHprog是香鱼体内天然的催熟类固醇进一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