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7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通湖是我省最大的内陆湖泊,面积一十二点六万亩,沿湖集雨面积一百一十五万五千三百二十四亩,常年平均水深一点二至二米左右,正降雨量一千五百二十毫米,年平均气温一十七点二度,全年无霜期在二百六十天以上,是一个发展养殖鱼类较为理想的湖泊。  相似文献   
2.
大通湖现有水域面积12.4万亩,为湖南省最大的养殖内湖,属富营养型湖泊。生物资源丰富,浮游生物种类繁多。浮游动物25属,浮游植物5门45属。水生植物19科41属,其中有经济价值的品种占80%。螺、蚌、蚬等底栖动物30多种。鱼类共109种分属8目23科,除四大家鱼需育种放湖外,  相似文献   
3.
大通湖现有水域面积12.4万亩,为湖南省最大的养殖内湖,属富营养型湖泊。生物资源丰富,浮游生物种类繁多。浮游动物25属,浮游植物5门45属。水生植物19科41属,其中有经济价值的品种占80%。螺、蚌、蚬等底栖动物30多种。鱼类共109种分属8目23科,除四大家鱼需育种放湖外,其他经济鱼类均可在湖中形成自繁种  相似文献   
4.
大通湖是我省最大的一个养殖湖泊,现有养殖水面十万亩。进行人工养殖已有二十四年之久,在开发利用中经历了从以增殖为主到以养殖为主的发展阶段。一九七二年前,大湖鱼产量是靠天然资源增殖和灌江纳苗,产量多年徘徊在一万四至二万担之间。一九七二年后,在加强资源保护的同时,开始投放鱼种,走自然增殖和人工放养相结合的道路,但由于育种面积少,对大湖投放的鱼种有限,每年大湖产量都随灌江纳苗的多少,而增减不一(见表一) 一九七七年后,由于漉湖矮围等因素,灌江纳苗中断,大湖成为一个封闭式的生态系统,湖内鱼类资源锐减,个体小型化,产品低值化。加之,当时人工放养的数量弥补不了资源衰退的损失、以及放养品种比例不  相似文献   
5.
<正> 1979年9月15日我们发现四口草亲鱼塘内85尾草亲鱼和25尾预备白鲢,患有不同程度的打印病。病鱼的尾柄及腹部两侧出现圆形和椭园形的红斑,好象在鱼体上盖了一个  相似文献   
6.
养鱼池塘施肥的目的在于繁殖池塘中鱼类所需的各种饵料生物,从而提高池塘鱼产量。然而,池塘养鱼由于长年施肥、投饵而没有充分分解的有机肥料、残饵以及鱼类的排泄物不断沉积池底,加上泥沙混合,使池底逐渐形成一层淤泥。淤泥中含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