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7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效鱼类催产合剂2号催产胭脂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胭脂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人工繁殖是增殖其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笔者曾对高效鱼类催产合剂3号催产成功作过报导。但目前市上合剂3号不如2号易于购到。我们于1998年4月用高效鱼类催产合剂2号进行了胭脂鱼的催产试验,也取得了成功。1材料和方法催产...  相似文献   
2.
斑鳠的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斑鳠的人工繁殖试验李骏珉(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武汉430071)许镇平陈洁陈玉(广东省顺德市龙发特种鱼苗场,顺德528325)斑鳠(Mystusgutatus)又名鱼佥鱼、黔鱼、斑鱼佥、花鱼佥、西江鱼佥、白须鱼佥、芝麻鱼佥。在珠江水系中主要分布于西...  相似文献   
3.
鱼的剖腹手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叉尾Huei剖腹后取出部分生殖腺,缝上创口,放入水泥池中单养,1个月创口缝合线完全埋入新生皮肤、鱼生长良好,该法可推广到取精困难、价格较高的鱼的繁殖工作中,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斑俗称鱼,其俗称和地方名甚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依产地而得名:产于贵州的称黔鱼;产于广东西江的称西江验。二是依形态特征而得名:因口部有须4对,皆呈白色,故称白须殓;因体侧散布着蓝黑色斑如芝麻点,故称芝麻.给或花班结。斑鳝是鲶形目、错科、红属里的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为4~5公斤,较大个体为5~10公斤也屡见不鲜,最大个体可达16公斤,但较少见。斑鳝是广东省西江的四大。名鱼之一(其他三种:白花护、卷口鱼、鳅),在两广和港澳市场供不应求,故经济价值极高。(江边收购成鳗价每公斤约百元)。因此,从本世纪九十年…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75年,受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湖北省分公司的委托,由天门县外贸公司拨来专款,对鳜鱼养殖有关问题,进行了几年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 1979年5—7月我们先后用鳜鱼做了两次催产试验,均获成功。催产剂量:3公斤以上的鳜鱼,不分性别,每公斤体重注射200微克;1—2公斤重的鳜鱼,每公斤体重注射300微克;1公斤以下的鳜鱼,每公斤体重注射400微克。效应时间:产卵池水温在18—19℃时,需38—40小时,水温在32—33℃时只需22—24小时。  相似文献   
7.
目前鱼用催产剂的品种繁多,我们今年(1986.5.17—7.9)进行了各种鱼用催产剂效应时间长短的对比试验,结果筛选出了一种鳜鱼的速效催产剂。  相似文献   
8.
李骏珉  李燕 《现代农业科学》2007,(3):I0006-I0006
蝌蚪期的大鲵苗就是刚开口的大鲵苗,吃什么呢?经过我们多年研究发现:大鲵从小苗刚开口吃东西时起,经过变态(由鳃呼吸变为肺呼吸),到成体最后老死为止,终生都是肉食性的,大鲵不是幼体阶段吃浮游生物和水草,成体阶段转向肉食性。大鲵不是从草食性转变成肉食性的动物,而是从小到老都是肉食性的,只是食物的体型大小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 大鲵繁殖季节盛期何在?我想水产战线的同志们,看到我提出的这个问题,一定会笑话我孤陋寡闻的。何以这样说呢?因为这个问题,早就被阳爱生在《大鲵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一文中解答了:“从雌、雄大鲵性腺发育情况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大鲵繁殖季节的盛期应是夏末秋初。”(见《动物学报》1981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0.
斑鳢雌雄鉴别法及有关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鳢(Ophiocephalvs maculatus)在粤、桂一带,习惯称为生鱼。因有去瘵生新和收敛的药理作用,故被视为滋补珍品。该地居民喜用此鱼,为病人和产妇进行滋补调养。正因为如此,所以斑鳢成了我国南方的名贵鱼类,并且畅销海外。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需要和外贸形势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