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河北省丰南区罗非鱼鱼种场的地热井深317.34m,出水口温度为98℃,总储水量为500万t,秋冬季节我们利用10个鱼种培育池精养南美白对虾,实现了北方南美白对虾成虾冬季上市,亩产规格为体长12cm~14cm商品虾990kg,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养殖设施建设秋后,在罗非鱼鱼种起捕后排干池水,用泥浆泵排出池底污泥,然后用生石灰100kg/亩全池泼洒消毒,注入新水,1周后再把池水排干。每个培育池面积大约1.0亩,按每2m2吊装1个气石,且池塘增加地热循环管道,整个养殖池塘配备2台15kW的罗茨鼓风机,1台发电机。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培育基础饵料生物 培…  相似文献   
2.
<正>丰南区海水池塘养虾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历了多年的养殖,现在的海水养殖池塘淤积严重,闸涵、进排水等配套设施年久失修,且单池面积大(2.7~4 hm2)、缺乏电力供应及增氧配  相似文献   
3.
杜恩宏  于秀青 《河北渔业》2005,(5):22-22,43
根据车虾和刺参的生态习性,笔者从2002年开始进行了车虾和刺参的混养试验,当时是在2.67hm^2(40亩)虾池中投放了450m2的瓦片和石板,于10月30日放养了30万头体长1.2cm左右的刺参苗,经过18个月的精心管养,2004年收获商品鲜参7250kg,收入30万元,加上车虾的效益,实际亩获利5270元,这一试验的成功,为虾参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毛蚶生产性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毛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是颇具市场发展潜力的滩涂贝类。但由于近年来过度采捕,造成自然资源匮乏,所以发展毛蚶的增养殖势在必行。过去增养殖所需苗种全靠天然采捕,苗种来源很不稳定,毛蚶的苗种问题成了限制增养殖的重要因素。为探索人工孵化毛蚶苗种技术,我们利用原有的对虾育  相似文献   
5.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属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楯手目(Aspidochirota)、刺参科(Stichopodidae)、仿刺参属(Apostichopus),又称刺参(文中以下称刺参),是我国有记载的21种食用海参中唯一分布于黄渤海区的温带种类,营养价值很高,为"海产八珍"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开展了刺参的增养殖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丰南外海受水域环境污染、渔业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因素影响,渔业资源不断衰减,近海捕捞业面临严峻挑战.为促进渔民持续增收、促进渔区和谐、渔业稳定发展,2005年以来,丰南区区政府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每年投入专项资金进行沿海增殖放流,促进了沿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2005年至2008累计共投入资金365万元,实现经济效益2 000万元.  相似文献   
7.
<正>丰南区黑沿子中心渔港于2007年5月开工,经过3年的精心建设,投资4 460万元的集渔船停泊作业、日常供给、水产品交易、港区自动化管理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渔港竣工并投入使用。黑沿子中心渔港钢筋砼码头长度1 060 m,渔用岸线4 200 m,港区总面积66.81万m2,港池内可锚泊渔船1 500艘,港口年卸货量可达12万t。创建  相似文献   
8.
杜恩宏 《淡水渔业》2000,30(1):41-41
河蟹育苗的技术已比较成熟 ,但在整个育苗过程中 ,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 ,引起育苗减产、绝产 ,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相应的对策 ,现介绍如下。1 亲蟹的消毒亲蟹在越冬暂养阶段 ,卵表面会沾有大量的纤毛虫 ,丝状菌等 ,若消毒不彻底 ,会引起整个育苗的减产或绝产。亲蟹的消毒方法有三种 ( 1)用孔雀石绿 10mg L药浴 40分钟 ;( 2 )新洁尔灭 5 0mg L药浴 1小时 ;( 3 )制霉菌素 40mg L药浴 40分钟。2 幼体的消毒幼体阶段由于密度大 ,投饵多 ,粪便多 ,水中致病因素增多 ,可导致如下疾病2 1 肠道疾病 显微镜下观察幼体肠道变粗 ,…  相似文献   
9.
毛蚶是重要的海产经济食用贝类,资源丰富,经济价值比较高,上世纪70~80年代,毛蚶资源量和采捕数量都很大.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海洋的过度采捕和近海环境污染的影响,其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为了尽快恢复毛蚶资源,我们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毛蚶人工育苗和中间暂养等技术方面的研究,初步探索出毛蚶人工育苗的生产工艺,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