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2篇
  38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目前河蟹追溯成本高、消费者无法细粒度地追溯单体河蟹信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金字塔卷积的河蟹背甲图像个体识别算法。该算法使用金字塔卷积层替换普通残差卷积块构建网络模型,可以从蟹背图像中提取多尺度、深层次的特征信息。结果显示:采用金字塔卷积结构的Resnet34和Resnet50的准确率分别为98.38%、98.51%,与使用普通卷积层的模型相比,准确率提升5.49%、1.3%,而当模型深度达到101层时,模型性能不再明显提升。与使用金字塔卷积结构的全新学习模型相比,迁移学习方法的训练收敛迭代轮次从20轮降低至5轮,此时模型准确率为98.88%,较全新学习的准确率提升0.37%,同时弥补了样本量较少的问题。该研究为河蟹个体识别追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准确识别鱼类摄食强度是实现精准投喂的前提和关键。水质、视觉、声音等单模态数据均可用于评估摄食强度,但单一模态往往具有片面性,难以完全反映全局特征,存在识别精度低、可移植性差等问题。多模态方法通过融合不同模态的特征,可为摄食强度量化提供新的手段。基于此,为融合鱼类摄食中的“水质-声音-视觉”信息,实现高精度的鱼类摄食强度量化,该研究在多模态Transformer(multimodal transformer,MulT)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模态融合的鱼类摄食强度识别算法Fish-MulT。首先,从输入的水质、声音和视觉数据中提取特征向量;其次,利用多模态转移模块(multimodal transfer module,MMTM)对输入的特征向量进行融合,得到3种融合向量;然后对融合向量添加自适应权重并相加,得到融合模态;最后,利用融合模态将MulT算法中各模态分支的跨模态Transformer(cross-modal transformer)从2个优化为1个。试验结果表明,与MulT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鱼类摄食强度识别准确率由93.30%提高到95.36%,参数量减少38%。与水质、声音和视觉单模态相比,准确率分别提高68.56%、21.65%和3.61%。可用于制定精准投喂策略,并为开发智能投喂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论述了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多媒体技术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并讨论了多媒体农业专家系统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蔬菜安全生产管理及质量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0,自引:15,他引:25  
可追溯体系作为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以蔬菜初级产品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构建了一个以实现质量追溯为目的的蔬菜安全生产管理及质量追溯系统,设计了系统主要功能实现的流程,探讨了关键技术,综合采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产品编码技术和生产预警技术,以.net为平台,开发了安全生产管理及质量追溯系统;系统实现了生产企业端的产前管理、产中管理、产后管理、.生产预警、统计分析、条码打印、短信发送和消费者端的质量追溯、质量反馈、健康指导等功能.该系统在北京市多家企业应用,运行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提高了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了消费者的农产品安全意识.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提出了一套从蔬菜初级产品生产直接到消费的管理和追溯模式,为实现全程追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监测温室黄瓜叶片湿润情况以计算叶片湿润时间并用于病害预警,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实现黄瓜叶片的水滴荧光图像分割。选择人工气候室培育的健康且洁净的黄瓜叶片作为试验试材,采用移液枪向叶面、叶缘部位上滴水,模拟不同的叶片湿润情形,使用荧光成像仪蓝光镜头在白天(07:00)和夜晚(18:00)分别采集图像。应用 K-均值聚类算法在L*a*b颜色空间对水滴图像进行分割,首先要将原始图像由RGB颜色空间转换到L*a*b颜色空间,然后在在L*a*b颜色空间中利用a*b*二维数据空间的颜色差异,以欧式距离度量像素间的相似度,使用K均值对图像进行聚类,聚类得到的图像灰度化后进一步用数学形态学中的开闭交替滤波方法进行校正,最终完成图像分割。利用该方法对10幅含有不同水滴数量的黄瓜叶片荧光图像进行分割,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分别采用基于H分量直方图分割算法、主动轮廓即C_V模型分割方法、融合K均值聚类和Ncut算法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匹配率、误分率相较于其他3种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平均匹配率为81.27%、平均误分率为9.57%,较之于其他3种方法,平均匹配率分别提高了44.11、11.50、10.90百分点,平均误分率分别降低了23.03、5.47和5.05百分点。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将水滴从图像中分割出来,这为用计算机器视觉的方法监测黄瓜叶片的润湿时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ArcGIS Server支持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模型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进行质量安全应急管理已成为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些信息仅能以文本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地图服务端存在一定的限制。模型借助于ArcGISServer,把传统的质量安全追溯与GIS功能相结合,实现追溯信息在地理空间中的形象化展示,并可对地图服务任意进行配置。该模型不仅能够图形化地模拟出农产品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通路径,而且能在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快速定位到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7.
速冻方式不同对鱼肉温降速率、均匀性以及解冻后品质的影响不同,最佳速冻方式选取已成为行业内提升鱼类速冻效率与维持鱼肉品质的主要方式之一。以罗非鱼为例,结合3D扫描逆向建模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等技术直观获取冷风式速冻、氯化钠和氯化钙浸渍速冻方式下罗非鱼温度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与实验值比较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综合对比分析不同速冻方式对罗非鱼冻结速率、均匀性以及水分流失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速冻方式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最大偏差为1.81℃,最大均方根误差与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017℃、18.9%,且冻结过程罗非鱼温度降至-15℃时,3种速冻方式所需冻结时间模拟值与实测值最大相对偏差仅为6.89%。其次,氯化钠和氯化钙两种浸渍速冻方式下罗非鱼冻结速率基本相同,相比冷风式速冻冻结时间约降低73%,冻结均匀性提升10~40倍。两种浸渍速冻方式下罗非鱼解冻后水分流失率仅为3.89%和3.92%,分别比冷风式速冻方式降低10.37%和9.68%左右。最后,提出了一种氯化钠液流化速冻方式优化方案,通过综合考虑冻结速率、均匀性及能耗确定最佳流速为2.5m/s,且相比鱼体头朝入口水平放置与竖直放置,鱼体背朝入口水平摆放方式的冻结效率最优。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产履历信息采集不便和采集成本高等问题,在分析当前现状的基础上,该文研究并设计开发了基于J2ME平台的农业生产履历信息采集系统。系统实现了定植、施肥、防害、灌溉、收获等信息的采集以及数据上传功能,基本满足了农业生产履历信息采集的需求。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多线程技术解决多任务并发问题,使用RMS存储技术实现数据持久化,利用临时数据存储技术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通过在支持JAVA的手机上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J2ME平台的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是具有可应用性的,而且具有成本低、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数据传输实时性较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追溯警源是日光温室蔬菜病害预警中提供排警措施的依据。结合灾变链式理论和植物病害流行学,对日光温室黄瓜病害警源追溯问题及孕源断链减灾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考虑到日光温室作物病害预警对象多警源的特点及其对预警解释推理方式的影响,采用数字化方法,构建了易于系统实现的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警源追溯模型。对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实例进行追溯分析,结果表明,外界出现的阴雨雪雾天气是导致该实例中霜霉病发生的警源。并可用方差分析来检测日光温室环境的时空突变,以验证警源信息。该模型能够为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排警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当前农产品追溯码安全性不高,难以保证一品一码等问题,以水产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水产品追溯码加密算法。在深入分析各种追溯码编码方案和AES加密算法的基础上,对水产品监管码进行编码、压缩和十进制等长加密生成水产品追溯码。实验证明算法可行、可靠;密钥的动态变化和追溯码的唯一性,为追溯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安全保障。最后给出了该算法在水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