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江牡蛎养殖水体中细菌产酶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近江牡蛎养殖水体中细菌的产酶特性 ,筛选出有应用潜力的有益菌 ,本实验从近江牡蛎养殖水体中分离到 32株菌。革兰氏染色表明 ,10株为革兰氏阳性菌 ,2 2株革兰氏阴性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产酶能力。结果表明 ,6 1.9% ( 17株 )的菌株能分泌蛋白酶 ,71.9% ( 2 3株 )菌株能分泌脂肪酶或淀粉酶 ,34.4 % ( 11株 )的菌株产纤维素酶。这些产酶菌株均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在这 32株菌中 ,产四种酶的有 5株菌 ,产三种酶的有 9株菌 ,产两种酶的有 9株菌 ,产一种酶的有 9株菌 ,也就是说 ,所有的菌株都能产酶。由此表明近江牡蛎养殖水体中细菌在该环境物质循环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以舟山赤潮海水为样品,以SWBC-a为靶细菌,分离出4株噬菌体,检测了噬菌体的效价、RTD值、对26株弧菌(副溶血孤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的裂解范围,其中SWBC-a-3能裂解3株弧菌,裂解范围较宽,而且显示出跨种属裂解的能力,对这株噬菌体进行了初步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电镜下的形态,pH值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钙、镁离子对噬菌体吸附的影响.这2株噬菌体对弧菌的裂解能力较强,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尼罗罗非鱼肠道中产酶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吉霞  张昕  蔡俊鹏  王澍 《水利渔业》2005,25(3):10-12,18
从尼罗罗非鱼肠道中分离出41株好氧菌和6株厌氧菌。好氧菌中31株为革兰氏阴性菌,10株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中,革兰氏阳性菌5株,革兰氏阴性菌1株。41株好氧菌中有31.7%的菌株能分泌蛋白酶(13株菌);有39.0%的菌株能分泌脂肪酶(16株菌);有17.1%的菌株能产淀粉酶(7株菌),有36.6%的菌株能产纤维素酶(15株菌)。其中,产3种酶的有7株菌,产2种酶的有9株菌,产1种酶的有12株菌,不产酶的有13株菌。好氧菌在尼罗罗非鱼消化食饵过程所起的作用大;6株厌氧菌中仅有1株菌能产脂肪酶和纤维素酶,对尼罗罗非鱼消化食饵所起作用相对不大。优化罗非鱼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食品微生物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检验仅仅依靠期末考试成绩,是难以取得好的人才培养效果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过程控制,并配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近江牡蛎肠道厌氧菌在食饵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为微生态饲用添加剂的开发研究打下基础,从近江牡蛎肠道中分离出8株厌氧菌,其中有5株为革兰氏阳性菌。并研究了它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产酶能力,结果表明仅有3株菌具有产酶能力:2株菌能分泌脂肪酶,1株菌能分泌蛋白酶。由此可见.厌氧菌在分泌消化酶、消化食饵中所起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6.
杨吉霞 《齐鲁渔业》2008,25(12):7-10
海水中普遍存在大量弧菌,诸如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e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nolylyfic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等,这些致病性弧菌是海产食品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对海水养殖动物有致病作用,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有必要控制水体中的弧菌。目前在海水养殖中多采用抗生素控制这几类弧菌,但是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以及氯霉素等抗生素的禁用,寻求新一代抗生素,尤其是生态环境友好的生物抗生素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