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1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林业   371篇
农学   207篇
基础科学   235篇
  155篇
综合类   1383篇
农作物   172篇
水产渔业   246篇
畜牧兽医   733篇
园艺   238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落叶果树冬季进入休眠期,果农田间管理时间长,农事操作方便,而在生产中,不少果农忽视了冬季这个果园管理的关键时期,造成树势衰弱、树形杂乱、病虫害严重。做好落叶果树冬季管理技术措施,对于增强树势,提高翌年果树产量、品质和效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土传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人参的产量和质量。生物防治因其环境好、无农药残留等特点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概述了人参土传病害,并初步探讨了人参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5.
综合研究区域产业和学校特点后,作为一个特色方向浙江农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开展了竹产品的设计教学。为激发学生创意,让学生的方案更具工艺合理性,在教学探索过程中我们提出了竞赛与产业双轨导向的设计教学模式。对课程目标,教学框架和教学方式设计进行了细致的思考与分析,从课题发布、产业考察、创意展开、设计生成和设计评价5个模块环节展开教学实践,探索构建适用、合理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探究NO_3~-/NH_4~+对金铁锁毛状根生长状态的影响。以B_5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改变培养基中的氮总量及NO_3~-/NH_4~+比,分析比较金铁锁毛状根的生长状态。结果显示:氮总量对金铁锁毛状根的生长量有一定影响,当氮总量为60 mmol/L时毛状根生长速度最快,表现为侧根分布频率高、根系发达;培养基中NO_3~-及NH_4~+比例会影响毛状根生长,在总氮量为60 mmol/L条件下,B_5+40 mmol/L KNO_3+20 mmol/L(NH_4)_2SO_4(NO_3~-/NH_4~+=2:1)时,固体培养基中金铁锁毛状根的生长量最大,B_5+48 mmol/LKNO_3+12 mmol/L(NH_4)_2SO_4(NO_3~-/NH_4~+=4:1)时,液体培养基中金铁锁毛状根的生长量最大。研究表明培养基中氮总量及NO_3~-/NH_4~+比例对金铁锁毛状根的生长影响大,该结果对后续金铁锁毛状根的放大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美人杨插穗不同木质化程度、贮藏方式的对比试验,发现插穗质量和是否沙藏均会对美人杨扦插育苗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采用一年生木质化健壮无病虫害插穗,经稀释2 500倍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根后倒置沙藏,待形成愈合组织后进行大田扦插,可有效提高发芽率、成活率、生长量。  相似文献   
8.
旋转试管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病毒分离技术,但此法的病毒分离过程十分缓慢,通常需5—6天。为有效地控制病毒病的发生,需一种快速可靠的病毒分离方法。离心增强病毒感染的分离技术,不仅能使试管法所需的时间缩短到16小时,而且特异性强,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病毒分离技术。本文介绍了应用离心增强技术(离心法—下同)  相似文献   
9.
湿颗粒饲料是用新鲜或冷冻的小杂鱼与具有特定营养成分的粉状配合饲料,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经软颗粒机挤压成型而成。它可综合鲜鱼和硬颗粒饲料的长处,适合肉食性鱼类的摄食习性,适口性好。据报道,投喂湿颗粒饲料,鱼类的摄食率可达80%~90%。残饵量仅为投喂鲜饵的1/6~1/4,可明显减少残饵对海区水质的污染。为此我们进行了双斑东方湿颗粒饲料的初步饲养试验,以期对改变目前用小杂鱼投喂双斑东方的现状有所帮助。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试验用鱼为当年生幼鱼,平均体重C9池为24.6克/尾、C10池为14.8克/尾,平均体长C9池为9.7厘米、C10池为8…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海区网箱养殖业发展迅速 ,养殖面积逐年增加 ,养殖品种大部分是中、高档名优鱼类。养殖鱼质量与天然鱼比较 ,体色变灰暗 ,肉质较差 ,这与当前海区网箱养殖以投喂小杂鱼为主有很大关系 ,所使用的配合饲料也没有针对海水鱼的营养需要特点来配制。本文就几种海水鱼的营养需要与适宜的配合饲料作一介绍 ,以供读者参考。1 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海水鱼机体代谢、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素。目前养殖的海水鱼类大多数是肉食性的 ,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表 1列举了几种海水鱼类对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这些研究是以实用或半纯合饲料投喂的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