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3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确定患病虹鳟的病原,本实验从患病鱼溃烂肌肉中分离到2株细菌,分别命名为CH06和CH07,经回归感染证实分离菌株为导致此次虹鳟患病的病原菌,并进一步对其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分子特征、血清型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H06和CH07株在TYES琼脂平板上呈煎蛋状外观,产黄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呈阳性,能水解明胶和酪蛋白,不能水解淀粉,不能利用果糖、半乳糖和七叶苷等。16S rRNA比对结果显示,CH06和CH07株与嗜冷黄杆菌模式株NBRC 15942的同源性分别为99.35%和99.42%。综合菌株理化和分子特性确定CH06和CH07株为嗜冷黄杆菌。利用多重PCR方法鉴定CH06和CH07株的血清型均为1型(Fd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表明,CH06和CH07株的基因型分别为ST-12和ST-78型,且均属于CC-ST10克隆型。人工感染结果显示,CH06和CH07株对虹鳟幼鱼具有较高致病性,其半致死浓度(LD50)分别为7.1×105和1.1×105 CFU/mL,攻毒剂量与临床病症出现时间呈反比,从人工感染实验鱼的肌肉、脾脏等组织中可重新分离到嗜冷黄杆菌。组织病理变化显示,病鱼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部分肝细胞溶解坏死,细胞核溶解消失;脾脏充血、出血,淋巴细胞减少,红细胞和含铁血黄素增多;肌纤维间隙增宽、断裂、弯曲不齐,部分肌细胞肌浆溶解呈蜂窝状。CH06和CH07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谱略有不同,均对氨苄西林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CH06株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耐药,而CH07株对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中度敏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虹鳟源嗜冷黄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以期为虹鳟细菌性冷水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患病虹鳟的病原,本实验从患病鱼溃烂肌肉中分离到2株细菌,分别命名为CH06和CH07,经回归感染证实分离菌株为导致此次虹鳟患病的病原菌,并进一步对其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分子特征、血清型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H06和CH07株在TYES琼脂平板上呈煎蛋状外观,产黄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呈阳性,能水解明胶和...  相似文献   
3.
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是鲑鳟类细菌性冷水病(bacterial cold water disease, BCWD)的病原菌, 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制约了鲑鳟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分析嗜冷黄杆菌肌肉注射感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后病原菌的动态组织分布情况, 以期为 BCWD 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撑。以 1.0×108 CFU/mL 浓度的嗜冷黄杆菌 CH06 株菌液肌肉注射感染实验虹鳟, 感染后 12 h、24 h、96 h 观察虹鳟临床症状及组织病变, 并利用 qPCR Taqman 探针法检测各组织病原载量。患病鱼的临床病征表现为体色发黑、游动缓慢或不动、食欲不振, 尾柄部注射处肌肉溃烂, 鳃苍白, 脾脏肿大, 伴有腹水。组织病理观察显示, 嗜冷黄杆菌感染后实验鱼注射处肌纤维断裂、溶解; 脾窦扩张, 其内充满红细胞; 肾脏组织含铁血黄素增加, 出现大量空泡变性,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qPCR 检测结果表明, 肌肉注射感染 12 h 后即可在脾脏、肝脏、肾脏、肠道、鳃、注射处肌肉、脑和尾鳍中检出嗜冷黄杆菌, 注射处肌肉病原载量最高为(5.85±2.11)×105 copy/μL。感染后 24 h, 脾脏、脑中病原载量较 12 h时上升最多, 其他组织病原载量与感染 12 h 时水平一致, 注射处肌肉病原载量为(6.48±2.07)×105 copy/μL, 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感染 96 h 后脾脏中的病原载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 达到(1.15±0.58)× 107 copy/μL; 肝脏、肾脏、脾脏中的病原载量较 24 h 时上升最多。所有被检组织中病原菌载量随时间延长均呈上升趋势。另外, 3 个时间点注射处肌肉的病原平均载量最高, 其次为脾脏, 然后是肾脏和鳃。嗜冷黄杆菌人工感染虹鳟后, 注射处肌肉、脾脏是细菌的重要增殖场所。综上, 嗜冷黄杆菌可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虹鳟各组织, 并表现出对注射处肌肉、脾脏、肾脏和鳃较强的组织嗜性, 而对肝脏、尾鳍、肠道和脑组织的嗜性相对较弱; 感染时间和病变程度与组织中的病原载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