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几千年的蚕丝生产中,应用常规杂交技术育出了千百个家蚕新品种,为蚕丝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无疑地,它还将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的局限性,积极开发包括种间杂交在内的家蚕育种新技术,乃是进一步发展蚕丝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家蚕(蚕蛾科)和蓖麻蚕(大蚕蛾科)属不同科昆虫;家蚕与蓖麻蚕杂交(超远缘杂交)的研究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有关蚕的种间杂交研究尚处初始阶段(Deodikar等,1977;钱惠田等,1981;张果,1986)。蚕类  相似文献   
2.
用6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4条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的线粒体DNA(mtDNA)。PstI、HpaI、XbaI、EcoRI、EcoRV、BaI Ⅱ在条纹斑竹鲨mtDNA分子上分别具有0至2个切点,mtDNA分子大小为16.6kb,根据单酶和双酶完全酶解片段的大小,构建了条纹斑竹鲨mtDNA的限制性酶切图谱。  相似文献   
3.
自1957年首次报导通过注射异种DNA在鸭子获得变异性状以来,高等动植物的遗传转化问题引起了生物学家和遗传育种学家的浓厚兴趣。当前,它已成为内容广泛而丰富的“基因工程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家蚕遗传转化研究的最早文献发表于1960年(ACTayPOB等),后来的试验表明,将不同品种的DNA注入家蚕体内,实现了特定基因的转移和表达(Nawa,1971、1978),为了探讨遗传转化方法在家蚕育种上应用的可能性,我们在不同科的蚕之间开  相似文献   
4.
应用精子载体法导入外源DNA影响家蚕遗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经实验表明 ,无论采用直接注射幼虫方法 ,还是采用精子介导的“交配囊法” ,将外源DNA导入蓖麻蚕或家蚕体内 ,都有可能改变受体的某些遗传特性 ,有的变异还可以遗传并育成稳定的新品系。实验结果还表明 ,采用不同品种的家蚕DNA导入同一品种的蓖麻蚕体内 ,对遗传性有不同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外源DNA对家蚕的遗传作用 ,也为了进一步验证精子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在蚕上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本研究采用我们建立的“交配囊导入法” ,将不同种属的蓖麻蚕和柞蚕DNA导入家蚕处女蛾交配囊内 ,并与同种雄蛾交配 ,获得受精卵 ,观察由此受精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