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养殖类型池塘藻类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9月对3种养殖类型池塘[养殖过程投饵的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N1R7)、不投饵料的背角无齿蚌高密度(N4R6)、低密度(N1R3)养殖池塘]的藻类群落结构和水体理化因子(温度、p H值、浊度、透明度、溶解氧、总固溶物、盐度、电导率、电阻率)定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镜检出藻类7门58种,其中绿藻35种、蓝藻11种、硅藻8种、甲藻1种、隐藻1种、裸藻1种、金藻1种;N1R7池塘中优势种为微囊藻、色球藻、四尾栅藻、蹄型藻等;N4R6池塘中藻类优势种种类较多,为微囊藻、色球藻、鱼腥藻、螺旋藻、双对栅藻、单生卵囊藻、小球藻、尖针杆藻等;N1R3池塘中优势种为微囊藻、色球藻、鱼腥藻、小球藻等;各池塘藻类生物量总体呈逐月增加趋势,变化范围为细胞数2.02×106~27.20×106个/L;3种池塘中藻类生物量总体上呈N1R7N4R6N1R3的趋势,而其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呈N1R3N1R7N4R6的趋势;调查期间,温度、p H值呈逐月增加趋势,而浊度总体上呈N1R3N1R7N4R6的趋势;各池塘藻类生物量与水体浊度、温度、p H值等水质因子呈显著正相关;饵料投喂可引起养殖池塘的富营养化和藻类尤其是蓝藻的快速增殖;养殖池塘藻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的变动明显受到养殖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3年10月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泉养殖基地标准化背角无齿蚌养殖池塘中发生以丝状蓝藻假鱼腥藻为绝对优势种的隐形水华。对该假鱼腥藻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测定了其生境水体的温度、pH值、溶氧量、电阻率、电导率、总固溶物含量、浊度、透明度、盐度共9项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选取不同生长阶段(1.5月龄, 2.5月龄, 6月龄)的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幼蚌, 通过生物学解剖对其消化道内容物中的藻类组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月龄幼蚌食物中藻类组成均以蓝藻、绿藻为主。随幼蚌个体发育, 检出的藻种类数逐渐增多(1.5月龄仅11, 2.5月龄13, 6月龄37)1.5月龄幼蚌食物中藻类主要优势种为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微小四角藻(Tetraëdron minimum); 2.5月龄幼蚌食物中藻类主要优势种为小球藻、微小四角藻和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uca); 6月龄幼蚌食物中藻类主要优势种为银灰平裂藻、小球藻和直径较大的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微小四角藻在6月龄幼蚌消化道前后端的出现频率差异显著(P<0.05), 反映出较高的利用强度。上述结果可为突破饵料瓶颈”, 建成标准化养殖背角无齿蚌实验动物种群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可为研究其他淡水经济蚌类的饵料藻类, 以促进其人工繁育及资源恢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