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双季稻分带套栽培技术是采用窄行种植和秧磁稻技术,来提高双季稻对光能利用,缓和双季稻的季节矛盾。试验表明:前期分蘖早而快,成穗率提高5.15-6.94%,后期光能利用率高,有利于增粒增重,双季稻全年平均667m^2增增16.14%。  相似文献   
2.
3.
4.
最近几年,随着湘北地区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1年进入夏季以后,兴化地区许多主养银鲫的池塘发生了大红鳃病害,造成银鲫大量死亡,很多养殖户对该病缺乏正确认识和有效的防治手段,发病后使用的药物品种繁多,治疗效果往往很差,经济损失严重。笔者根据实践中掌握的情况,针对大红鳃鱼病谈些心得及建议,仅供参考。1.发病状况鲫鱼大红鳃病发病时间为5-6  相似文献   
6.
2000年,婺源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为配合全县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启动了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示范试验,并在2001~2002年,承担了农业部农机化“丰收计划”项目,其中稻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项目的主要实施内容之一。在县土肥能源环保站的大力支持下,经过3年的定位试验,初步验证了稻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可行性,以及稻秆还田对植株钾素营养、土壤肥力增产效果的显著影响。1稻秆还田机械化技术规范1.1试验机具选择在旋耕机和水田驱动耙的基础上,改进设计水田埋草旋耕机、水田埋草驱动耙,通过改变刀具的角度、位置,提高传动转速、改进工作部件的…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