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大水面克氏原螯虾养殖就是根据螯虾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在湖泊、大水面等湿地水域中,补放抱籽虾和幼虾,实施克氏原螯虾养殖.  相似文献   
2.
一、运输鳝种应尽量就近收购笼捕的野生鳝,鳝种用桶、篓、筐等装载,篓筐在底部铺一层无毒塑料薄膜,然后放少量湿泥,运输前打入3~4个弃壳鸡蛋拌入泥内,并放入少量新鲜水草及几尾泥鳅。运输时气温高或路程时间超过1小时,在运输水体中加入适量青霉素或生姜汤,以防鱼体相互缠绕发烧等。二、选择放养数量较多时,不可能逐一挑选,这样既耽搁时间,也易使鳝体不适及受伤,可采用下列方法选种。1.食盐浸选法:用3%~5%的食盐水进行挑选,4~5分钟内身体有伤病的鳝种会剧烈蹦跳,体质差的鳝种会发生昏迷、软弱无力及身体变形,将…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鳖为水陆两栖爬行动物,因其营养成分丰富,且又是珍贵的药材,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沿海及内地均有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传统的全控温封闭式温室养殖虽然解除了鳖冬眠期停止生长的弊端,缩短了鳖的养成期,但由于高密度的养殖易使环境恶化,加之封闭式温室破坏了鳖的晒背等自然习性,鳖病频发,一些养殖单位滥用药物,使鳖产生抗药性,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养鳖业的效益。江苏宝应县发展的仿生态养鳖模式  相似文献   
4.
利用蟹池闲季养殖青虾,不仅可以正常生产河蟹,而且还可产出一季青虾,充分发挥塘口潜力,提高养殖效益。为探索虾蟹两季养殖技术,我们于2004年及2005年初进行了虾蟹两季养殖模式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塘口面积68亩,地处我县范水镇境内,水质良好,水源充沛,进  相似文献   
5.
<正>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结构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021年水产养殖产量接近5 400万t[1]。目前,池塘养殖多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随着放养密度过大,投饵量过多,水体中粪便残饵量日益积累,饲料和渔药添加剂富集,导致水质恶化[2]。养殖尾水直接排放,污染了周边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违背了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理念[3-4]。  相似文献   
6.
2003年我们进行了池塘主养泥鳅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塘口 试验塘3口,每口0.5亩,共1.5亩。塘口规格一致,均为宽16.5米,长20米,呈南北向,池深1.3米,正常水位80~100厘  相似文献   
7.
网箱养殖黄鳝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基本情况1.1 养殖池 网箱置于其中。1.5亩的池塘,呈长方形,塘深2米,水源为渠引的湖水,进排水方便。1.2 网箱及插放 试验网箱8只,规格均为4m ×5m,箱高 1.5m,用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做成,网目16目。网箱置放于水域中间,以中间线两边间隔设置,用木桩固定。网箱水下部分1m,水上部分0.5m。  相似文献   
8.
一,塘口的选择 以东西向,面积3-5亩的池塘为宜,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坡比为1:(2-2.5),淤泥深小于20厘米,四周的防逃设施完整。  相似文献   
9.
正彭晓军是宝应县广洋湖镇一名渔业科技示范户,2015年,他承包20亩水面,进行乌鳢养殖,目前乌鳢长势喜人。现将其做法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养殖面积20亩,池深2米。水质优良,进排水方便,淤泥小于0.2米。配备水泵1台,自动投饵机1台,增氧机2套6千瓦。二、前期准备上年底干塘结束,清整修复池埂、围栏设施,冻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仿自然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鳖仿自然生态养殖技术就是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尽量营造接近自然生态的养殖环境,提供天然饵料,减少生长过程中的人工干预,生产出接近野生的、高质量的商品鳖,通过优质优价,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做好中华鳖仿自然生态养殖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