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王为璋 《齐鲁渔业》2003,20(9):27-27
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俗称黑廷巴,是主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红鳍东方鲀鱼种网箱培育是养殖成功的基础。前几年,芝罘湾各养殖单位,鱼种网箱培育成活率不一,低者20%左右,高者达90%以上。 现据本场和周边单位的生产情况,对影响红鳍东方鲀鱼种网箱培育成活率的一些因素浅析如下: 一、鱼种质量 入箱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色泽鲜亮,游动活泼,肥满度大,规格大,无畸形。  相似文献   
2.
真鲷大面积越冬饲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红鳍东方鲀俗称黑艇巴。头部及体背、腹部均有硬刺,体背青黑色,腹部白色,胸鳍后上方有一白边黑色大斑,斑的左右及下方有许多小黑斑,臀鳍白色,鱼死后臀鳍呈红色。鱼体内虽含剧毒,但其肉质细嫩鲜美,出口经济价值居类之首,是河鲀中优良的养殖品种之一。我国北方沿海网箱养殖商品鱼一般约需15个月左右,须经鱼种培育、鱼种越冬和成养殖三个阶段。而鱼种培育则是成鲀养殖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是缩短商品鱼养殖周期的关键阶段。现就其鱼种网箱培育技术作一粗浅探讨。一、海区条件1.水质以风浪较小、水质洁净、透明度较高无污染的内湾…  相似文献   
4.
王为璋 《科学养鱼》2003,(11):30-31
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俗称黄鱼。在我国黄、渤海及东海皆可见到,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海产名贵经济鱼类。该鱼为冷温性、近海定栖鱼类,适应性、抗病力较强,在我国北方沿海可自然越冬,亦可与其它鱼混养。现将六线鱼与河豚、真鲷网箱混养试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黑鱼君在我国黄、渤海及东海水域为常见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名贵海产鱼。该鱼抗病力强,生长较快,在我国北方沿海可自然越冬,是增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一、海区选择1.水质条件以水质清洁、风浪较小、无污染的内湾为宜。在大潮流速为12~31厘米/秒的海区鱼生长良好。海区流速过小,影响箱内水体交换,短时间内网箱就被杂藻、贝类等附着物附满。海区流速过大,虽然箱内水体可得到充分交换,但饵料流失大,鱼体消耗能量大,影响其生长。2.海区水温据观察适宜生长水温为12~33℃,在水温0.6~2…  相似文献   
8.
在海水鲈鱼养殖中 ,鲈种网箱培育影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在于“防病” ,现将所见疾病及防治作以下介绍。一、黑体病通常称萎瘪病 ,多见3~5厘米的幼鱼。鱼体瘦弱 ,脊背似刀刃 ,头大体小 ,初体色灰暗后全身发黑 ,当地称“黑盖子” ,在箱边缓慢游动 ,不等死亡便被同类所食。幼鱼入箱前暂养期间基础饵料不足而日常饲喂又不及时、有的甚至不喂所造成。防治 :加强饲喂管理 ,采用优质饲料加大饲喂量 ,日饲喂不低于鱼体重的50 %~60 % ,日投喂6~7次。二、红头病见于3.5~6厘米鱼 ,体色暗淡 ,初期鱼头顶端出现血斑 ,后逐渐扩大出血 ,严重…  相似文献   
9.
六线鱼(Hexagrammosotakii)俗称黄鱼。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及东海,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名贵海产经济鱼类。该鱼适应性、抗病力较强,在我国北方沿海可自然越冬,是增养殖的品种之一。一、养殖区选择1.水质条件以水质清澈、风浪较小、无污染的内湾为宜。在大潮流速0.12~0.31米/秒的养殖海区鱼生长良好。2.海区水温该鱼为冷水性鱼类。据观察适宜生长水温9~22℃,在表层水温0.3~29.6℃的海区鱼生存正常。3.水深条件该鱼常年栖息于水深四五十米以内的近海,养殖鱼则在水深4…  相似文献   
10.
芝罘湾网箱越冬鲈大批死亡探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为璋 《齐鲁渔业》1994,11(6):9-11
分析了芝罘湾鲈网箱越冬大批死亡的原因,主要由鳗弧菌侵入鱼体所致。提出了预防鲈越冬死亡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