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原因 蛋鸡在育成期饲养管理不当,机体发育不良所致。蛋鸡育成期的日粮中营养不足或营养不均衡,到产蛋期体重不达标,有的鸡过瘦,骨盆尚未发育完好,产道狭窄,无法承受产蛋的强大压力,造成难产而脱肛。而有的鸡又过肥,导致母鸡体内脂肪沉积过多,由于耻骨间和下腹部的大量脂肪压迫输卵管,阻塞产道,使输卵管肌肉过度紧张,每次产蛋都努责过度而造成脱肛。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养殖户对大规格母本河蟹大眼幼体的需求不断上升,常熟市特种水产苗种基地作为全市的试验示范基地,积极探索优质扣蟹高效培育技术,形成了一套亩均效益超万元的高效扣蟹养殖模式,现总结如下。一、养殖池塘条件基地位于常熟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270亩,西靠张家港河,南邻望虞河,2014年按照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成养殖示范、苗种培育、水质净化和设施养殖四个区域并建设循环水养殖,其  相似文献   
3.
鳖属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适宜于鳖摄食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2℃,15℃以下鳖停止摄食、活动呆滞,12~10℃鳖进入冬眠。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鸡的饮水免疫以其方法简单,节省人力、物力,成为免疫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饮水免疫过程中,为了能让疫苗发挥正常的作用,现在就疫苗进入机体后是如何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一问题做一下阐述。一般弱毒疫苗,通过点眼、滴鼻、饮水等方法将疫苗经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胸腺细胞和法氏囊细胞产生抗体,抵抗新的病原的攻击,来控制和治疗鸡的传染病。适合于饮水免疫的疫苗应以弱毒苗为好如新城疫Ⅳ系、克隆化弱毒疫苗、IBD弱毒冻干苗等,常用于预防新城疫和法氏囊等传染病,特别是新城疫达到120日龄注射过灭活苗…  相似文献   
5.
正"长江2号"河蟹是以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荷兰引进的莱茵河水系原种中华绒螯蟹为基础群体,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的河蟹新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3),该品种具有体形好、生长快、成活率高、群体规格大而整齐等特点。为改良江苏省常熟地区河蟹品种,2014年购进"长江2号"大眼幼体(母本平均规格为150 g)82 kg,分别在江苏省常熟市辛庄、支塘、海虞镇和常熟水产技术推广站小  相似文献   
6.
1接种方法 1.1颈部皮下注射 颈部皮下注射是接种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的首选。颈部皮下自由活动区域大,注入油苗后不影响头部的正常活动,且皮下毛细血管丰富,便于吸收。  相似文献   
7.
正1林下柴鸡养殖项目概要1.1林地养殖模式就是以大面积林地为场地,充分利用林下间隙地,用围栏的形式发展柴(笨)鸡养殖,既节省了饲料成本,又为林地除害去杂,提供粪便营养,实现了林牧和谐发展,本模式属生态型养殖模式。1.2项目资源介绍1.2.1项目名称沙河市畜牧水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通讯员王振芳)为全力推动创新驿站的建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河北省及周边地区的太行鸡行业,带动周边特色产业发展。2019年11月4日,太行鸡生态生产技术高端沙龙、河北省太行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河北省金凯牧业太行鸡创新驿站揭牌仪式等系列活动在河北省邢台沙河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鸡的饮水免疫以其方法简单、节省人力和物力而成为常用的免疫方法之一。适合于饮水免疫的疫苗有弱毒疫苗如新城疫Ⅳ系及克隆化弱毒疫苗、传染性囊病(IBD)弱毒冻干疫苗等,常用于预防新城疫和传染性囊病等,特别是鸡达到120日龄注射过新城疫灭活疫苗以后,应每间隔2个月饮一次新城疫Ⅳ系疫苗,以弥补机体体液免疫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控制鸡新城疫的发生。一、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为什么有的鸡群免疫后效果较好,有的效果却不太明显呢?其主要原因如下。1.疫苗的质量因素:(1)国内生产疫苗的厂家很多,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养殖户在蟹种培育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种质退化、成活率不高、规格蟹整齐度不够、蟹种培育产量低、效益差等,直接影响到成蟹的养成规格与养殖产量,影响到河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养殖户也逐渐开始意识到河蟹种质的重要性。2015年江苏省常熟市辛庄镇金荡村徐伟军作为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示范区养殖户,引进"长江1号"河蟹大眼幼体进行蟹种培育,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效益,现将主要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