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芪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引种栽培、种类资源、育种和种内变异、野生资源恢复以及组织培养、毛状根培养等方面综述了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建议在黄芪引种栽培过程中要多借鉴成功的经验 ,并加强防止栽培黄芪混杂退化的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如何构建草本纤维提取工程菌株。[方法]用PCR扩增的方法获得甘露聚糖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DNA片段,连到载体上,获得单质酶表达载体,依次将单质酶载体转入大肠杆菌JM109中,使其共存于同一宿主细胞。[结果]获得了一个果胶酶新基因(EU597234) 得到了能同时产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木聚糖酶3种酶的复合酶工程菌株。[结论]草本纤维生物提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反应过程,构建草本纤维提取菌株既要考虑菌株所产的酶又要考虑菌株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简易分离藻类的方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藻类分离方法。[方法]采自天然淡水水体,水样经孔径大小合适的细胞筛过滤,除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得到天然培养液。该培养液的成分未变,适合藻类生长。用显微镜观察并估计水样中藻类密度(假如其密度过大,则可以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取适量水样接种到天然培养液中,用通气膜将瓶口封好,进行预培养。取微量经预培养的藻液,接种于藻类通用培养液中,进行再培养,直至分离出藻类。[结果]采用此方法从南宁一小型淡水水体中分离出12类藻(均粗分到属),其中蓝藻门5类(色球藻、微囊藻、蓝纤维藻、鱼腥藻、螺旋藻)、硅藻门1类(辐节藻)、绿藻门6类(衣藻、弓形藻、多芒藻、小球藻、纤维藻、栅列藻)。[结论]此法中所用的天然培养液,其营养成分没改变,更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与传统的稀释法相比,采用液体培养液直接培养分离,操作更简便,有利于运动性强藻类的分离。此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分离结果缺乏直观性。  相似文献   
4.
木薯初生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不同培养基(MS、1/2MS、GD和SH)、外植体(茎尖、幼嫩茎段、嫩叶和老叶)、0~100.00mg/LNAA和不同基因型木薯品种对木薯初生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培养基(1/2MS、GD、SH)相比,在MS培养基上,木薯品种GR911初生体细胞胚及植株再生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36.0%和8.3株/外植体;以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时,虽然GR911初生体细胞胚发生率及植株再生频率稍低于茎尖,但诱导效果较好且省时省工。随着MS培养基中NAA浓度的增加,GR911的初生体细胞胚发生率和植株再生频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添加60.00mg/LNAA的诱导效果最好,可以直接诱导初生体细胞胚发生和芽的形成。此外,供试的9个木薯品种中有8个品种(GR911、SC5、SC6、SC7、SC8、SC9、南植188和SC205)可直接由茎段诱导初生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但不同基因型木薯品种间的体细胞胚发生率和植株再生频率差异较大,以SC8最高,SC7最低。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β甘露聚糖酶基因高效表达体系,采用重叠区扩增基因拼接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CTc S-层蛋白启动子和欧文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CXJZ95-198 β-甘露聚糖酶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定向连接,得到基因拼接体slp-man.将 slp-man 克隆到高效表达载体 pET-28a+上,并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JM109中.结果表明,β-甘露聚糖酶基因高效表达体系构建成功,重组茵发酵11 h酶活达到671.3 U·mL-1,是欧文氏杆菌CXJZ95-198的1.48倍.  相似文献   
6.
在黑龙港平原区夏玉米产区,通过优化秸秆覆盖量与种植密度组合,可进一步提高该区夏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夏玉米品种京单28为试材,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裂区试验设计,其中,秸秆覆盖量(M)设无覆盖(0 kg/hm~2,M_1)、中度覆盖(2 625 kg/hm~2,M_2)和重度覆盖(5 250 kg/hm~2,M_3),种植密度(P)设低密度(52500株/hm~2,P_1)、中密度(60000株/hm~2,P_2)和高密度(67500株/hm~2,P_3),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与种植密度组合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秸秆覆盖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且受2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受种植密度的影响程度更大,覆盖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大提升幅度分别为4.08%和13.28%,种植密度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大提升幅度分别为7.06%和17.63%。所有处理中,M_3P_3处理的产量和WUE最大,分别达到了10 814.99 kg/hm~2和27.85 kg/(mm·hm~2),该处理实现了产量与WUE的最佳组合。在黑龙港平原区,通过秸秆覆盖与适宜种植密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夏玉米节水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甘露聚糖酶基因3'端缺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研究甘露聚糖酶基因3’端对甘露聚糖酶功能的重要性。[方法]以甘露聚糖酶的二级结构为基础,用PCR扩增的方法获得3’端特异性缺失的甘露聚糖酶DNA片段,连接到载体上,表达并鉴定酶的活性。[结果]删除甘露聚糖酶基因3’端246bp后甘露聚糖酶依然具有酶活性。[结论]甘露聚糖酶基因3’端的部分序列不是酶具有功能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8.
磷对纤维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研究了不同起始浓度Na2HPO4.12H2O、同一起始浓度3种不同形态的磷源条件下,纤维藻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纤维藻生长的最适Na2HPO4.12H2O起始浓度为0.001 mol/L,当起始磷浓度高于0.003 mol/L时,磷就会对纤维藻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纤维藻对Na2HPO4.12H2O、NaH2PO4.2H2O和Na3PO4.12H2O三种形态的磷源无明显的偏好性。  相似文献   
9.
《微喷灌条件下玉米品种筛选技术规范》(DB 13/T 2799—2018)规定了微喷灌适配玉米品种的筛选方法及评价标准,为筛选和评价微喷灌技术下的适用玉米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考查了液化溶剂的组成、液化时间以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量对甘蔗渣液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AEO-15对甘蔗渣液化促进效果最明显,相对未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液化溶剂体系,残渣率降低36.2%.对液化残渣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残渣是难以液化的比较致密的结晶度较高的纤维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