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海蜇的生物学特点和生态习性出发,对山东沿海的水温、盐度、饵料生物、海蜇增殖放流的苗种来源、回捕率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放流数量、规格、地点、方法和时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总体情况及评价1.1基本情况“十五”期间,山东省沿海各地十分重视人工鱼礁投放,特别是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人工鱼礁建设。据沿海各市统计,截  相似文献   
3.
摘要2011年,课题组在莱州湾东部芙蓉岛海域开展黑鲷标志放流研究,共放流平均体长8.6cm以上黑鲷苗种23.6万尾,其中有效挂牌标志放流68224尾。标志鱼经暂养4天后,脱牌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88%和2.03%。9—11月,通过地笼网回捕、回捕电话统计和实地走访3种方式累计回捕标志黑鲷1041尾,回捕率为1.53%,其中放流后20~30天和30—40天,标志鱼的回捕率较高,分别为0.63%和0.48%。回捕标志黑鲷的生物学分析表明,10月份,放流鱼生长缓慢,叉长日均增长0.53mm,之后生长速度加快,11)7份又长日均增长达到0.85mm。放流鱼主要分布于鱼礁海域,并随着水温降低,逐渐向渤海湾口移动。  相似文献   
4.
山东是渔业大省,渔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休闲海钓基地建设工作也走在全国前列。如何将渔文化与休闲海钓基地创建工作融合在一起,实现传统渔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丰富海钓基地建设内容、提升海钓基地内涵,是渔业新旧动能转换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海钓基地以及渔文化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对渔文化的利用方式以及海钓基地创建的开发模式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休闲海钓基地创建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出发,着眼于动态系统的整体统筹,综合考虑渔业、生态和社会三方面要素,对山东省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增殖放流渔业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并通过对预测结果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合理的放流量、捕捞努力量等决策变量,以期为渔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文中提出的方法亦可用于对渔业资源生物量、产量、社会效益、生态效应的评估和预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