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敌百虫对鲫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96h急性毒性实验敌百虫对鲫鱼的LC50为63.97mg/L,95%可信限为1.81±0.048 mg/L,95%可信区间为57.81~72.11 mg/L.分别选取1/2、1/4、1/8及1/16LC50为染毒浓度,于实验开始后24、48、72及96h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实验鱼血浆胆碱酯酶的活性均有一定的升高,但各浓度组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实验剂量下的敌百虫对鲫鱼血浆CST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先扬后抑的结果.1/2LC50实验组血浆CAT在实验进行至96h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他剂量组在实验期间CAT活性没有明显的改变.本实验中敌百虫对鲫鱼的遗传性在微核率上未表现出差异,但高浓度核异常率在实验24、48h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采用几种蛋白水解酶对施氏鲟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施氏鲟的免疫球蛋白在37℃条件下可以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分别裂解成不同的片段:木瓜蛋白酶的酶解片段出现在分子质量为130KDa、50KDa、10KDa和7KDa的蛋白谱带附近,而在酶量比较小、酶解时间较短的一组,在94KDa附近也有一条蛋白谱带;胃蛋白酶的水解片段,主要出现在分子质量为130KDa、94KDa、90KDa和32KDa的蛋白谱带附近;胰蛋白酶酶解片段主要为分子量为130KDa和74KDa的两条主带。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液浓度的可行性。随机选取东北三省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H、J和L)接种于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培养基中,培养0、3、6、9、12,及24h取样,每个样品5个平行。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入=600nm)测定菌液OD值,同步采用10倍系列稀释法测定平皿菌落个数(CFU)。建立起H、J和L菌株OD值与CFU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134.34x+5.5206;y=135.86x+3.1397和v:142.87x一3.7068。测定结果表明:当OD值为1时,菌液的浓度约为1.4×107CFU·mL-1。采用紫外风光光度计法测定菌液浓度时,应注意菌液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水温对鲫鱼体内恩诺沙星药动学规律的影响,试验在20℃和25℃水温条件下将恩诺沙星灌入鲫鱼的前肠,于给药后0.25,0.5,0.75,1,1.5,2,4,6,8,12,24,36,48,72小时分别采集血浆、肾脏和肝脏样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药物浓度,用药动学软件3P97处理药时数据.结果表明:在鲫鱼血浆中,两种水温条件下恩诺沙星的达峰时间和分布半衰期基本相同;20℃药时曲线下面积、消除半衰期明显大于25℃,而清除率明显小于25℃.在肾脏和肝脏中,20℃药物的达峰时间、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均明显大于25℃,而清除率明显小于25℃.  相似文献   
5.
貉"白鼻子"病是貉的一种新发疾病,多数学者认为其为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病可能和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但现在没有得到证实.本研究在尝试建立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吸收光谱法测定貉血清、被毛中铜、锌、铁、硒的方法的基础上,测定了患"白鼻子"病貉及健康貉血清、被毛中铜、锌、铁、硒的含量."白鼻子"病貉血清铜、锌、铁、硒的含量分别为(592.78±110,37)μg/L、(2.019±0.177)mg/L、(28.410±2.826)mg/L、(166.771±38.661)ng/L,和正常貉相比((709.84±76.56)μg/L、(4.759±1.925)mg/L、(42.352±23.197)mg/L、(303.92±59.527)ng/L),其血清铜、锌、铁、硒含量降低且存在显著差异(P=0.002、P=0.00,P=0.0495、P=0.00)."白鼻子"病貉被毛铜、锌、铁、硒的含量分别为(17.66±3.61)μg/g、201.43μg/g、(227.59±143.279)μg/g、(797.429±384.43)ng/g,和正常貉相比((16.93±2.86)μg/g、(158.10±31.5)μg/g、(179.613±90.683)μg/g、(612.67±272.410)ng/g),其被毛锌、硒含量降低且存在显著差异(P=0.049 5,P=0.045),铜、铁含量降低但显著不差异(P=0.395,P=0.236).试验结果表明貉"白鼻子"病的发病和其铜、锌、铁、硒的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将恩诺沙星(enrofloxacin)按照0、20、40、60、80、100 mg/kg的浓度,对小体鲟及史氏鲟口服给药5d,停药2d后对其血浆及肝脏组织中GST活性及GSH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鲟血浆和肝脏组织中GST活性和GSH含量均随着给药浓度升高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规律性变化,并在40 mg/kg给药浓度时达到最大值,小体鲟血浆及肝脏中GST活性分别为23.235、68.670 U/mgpro,GSH含量分别为27.616、39.317 mg/g pro;史氏鲟分别为42.835、101.835 U/mg pro,27.852、51.192 mg/g pro.2种鲟肝脏组织中GST和GSH酶系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血浆中,且史氏鲟血浆和肝脏组织在各给药浓度下GST活性和GSH含量均高于小体鲟.  相似文献   
7.
在14.0±0.3℃下,将体质量为100.00±2.15g的1+龄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饲养在循环水族箱(直径0.85m,高1m)中,每天按鱼体质量1.0%投喂对照(基础饲料,对照组)和含3种自组中药方剂(E1、E2和E3)水煎剂的饲料(给药剂量分别为53.4g·kg^-1·、18.6g·kg^-1和2.4g·kg^-1)30d。停食1d后测定脾、血浆、血细胞、肝4种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及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对照组中山女鳟体内MHC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脾〉血浆〉血细胞〉肝;IL-1β含量为:血浆〉肝〉脾〉血细胞。方剂E2对山女鳟体内四种组织中MHC含量有促进作用,且在脾内作用最强;而对山女鳟脾及血细胞中IL-1β含量起到略微促进作用,但抑制血浆中IL-1β含量。本实验表明:方剂E2是最适用于山女鳟的免疫调节制剂。  相似文献   
8.
PCR-DGGE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研究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有效工具。在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养殖系统微生态学、肠道细菌微生态学和益生菌研究中都取得了一系列的应用成果,而在我国冷水鱼的研究中应用还较少。本文介绍了PCR-DGGE技术的特性及其在世界水产养殖业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我国冷水鱼微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