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油12号是用不育系312A与恢复系Q10R杂交育成的三系杂交油菜品种。该品种2015-2017年在西南地区油菜品种联合品比试验中两个生产周期平均产量 2 155.35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4.48%,具有产量水平高、适应性广、抗病、抗倒等优点,是一个高产、广适、适宜机械化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适宜在长江上游区种植。2020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0)610056。  相似文献   
2.
大白菜感染甘蓝链格孢后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抗病和2个感病的大白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人工接种甘蓝链格孢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在受到甘蓝链格孢侵染时,叶片内POD活性反应较感病品种快,但POD活性值上升比感病品种小;抗病品种在受到病原菌侵染时,叶片内CAT活性反应快,且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感病品种在受病菌侵染后叶片内的CAT活性变化缓慢,变化程度低;另外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的PAL酶活性在接种后的动态变化有相似规律,接种后所有品种的PAL酶活性均比未接种前增加。  相似文献   
3.
春夏大白菜黑斑病病原鉴定和抗性鉴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大白菜抗黑斑病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对陕西省春夏大白菜黑斑病进行调查、病样采集、病菌分离及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甘蓝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是唯一病原。利用3个不同抗性的白菜品种研究了孢子浓度、苗龄和温度对大白菜黑斑病发病的影响,建立了大白菜抗甘蓝链格孢黑斑病的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即采用二叶期幼苗,以1×104pfu/mL孢子浓度喷雾接种,随后置25℃条件下,先黑暗下保湿24h,接着正常管理3天,从第4天开始夜间保湿,白天揭开,第8天保湿24h后调查发病情况,其结果客观反映大白菜品种的抗病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汉油8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机直播油菜产量和抗病性(菌核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栽培密度在30万~36万株/hm~2范围时,汉油8号可以取得较高产量(210.04~215.91 kg/667m~2);继续增加密度,油菜菌核病发病严重,倒伏明显,对产量有直接影响,也加大了机械化收获的难度。从经济角度来看,建议机直播油菜汉油8号的最适栽培密度为30万~36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宜汉中山区种植的天麻品种,收集了7个不同的天麻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3(乌红杂交)、品种4(野生红麻驯化)这两个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无烂麻,符合国家药典要求,适宜在汉中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采用5种不同等级零代种种植,研究不同等级零代种播种对商品天麻总产量、分级产量、净增产量、质量繁殖系数、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产角度看,二级种(15~20 g)、五级种(小于5 g)总产量比较高,其中二级种产量最高;从分级产量角度看,一级种(20~30 g)一级麻产量最高,二级种二级麻产量最高;从净增产量角度看,五级种播种天麻净增产量最高;从质量繁殖系数角度看,五级种质量繁殖系数最高,一级种最低,质量繁殖系数与零代种等级呈负相关;从经济效益角度看,五级种纯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二级种,一级种纯经济效益最低。因此,生产中可采用二级种和五级种播种繁殖,不建议以一级种播种繁殖。  相似文献   
7.
化学杀雄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试验选用3种化学杀雄剂(苯磺隆、WP 1和WP 2)并设置不同的浓度,对4个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杨4、中11、早熟1号和早熟2号)和1个质不育系(中11 A)进行杀雄效果研究,获得了各供试油菜品种适宜的化学杀雄剂类型及施用浓度,为分别利用这4个油菜品种和质不育系中11 A作亲本进行杂交制种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对化杀油菜品种的种子生产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9.
为揭示高油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明确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加快陕南地区高油育种进程,利用20对甘蓝型油菜首选的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核心引物,对陕南地区65份含油量达40.58%~53.52%的甘蓝型油菜育种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NTSYS-pc1.10e计算材料间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并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using arithmetic average,UPGMA)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20对SSR核心引物中共筛选出7对最佳引物,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7个条带。供试材料的PIC值分布在0.33~0.86范围内,平均值0.5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54处将65份供试材料划分为两大类群。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较近,不利于陕南地区高油甘蓝型油菜的育种工作。加强种质创新,引进外来优良种质资源并加以改造利用是提高陕南地区高油甘蓝型油菜育种水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褐牙鲆腹水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腹水病褐牙鲆体内分离致病菌,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该菌的16S rDNA序列与标准株同源性达99.8%,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制备灭活疫苗后分别注射小鼠和牙鲆,测定其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所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其保护率达到90%,免疫牙鲆的保护率达到80%;采用渗透压差法浸泡免疫牙鲆在攻毒后发病率仅为6%,攻毒后保护率为85%;通过间接ELISA检测表明受免动物体内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体;剖检及病理切片结果表明免疫过的动物内脏健康无异样,而未免动物肝脏充血,肠腔有积水.说明该疫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