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红罗非鱼提纯选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罗非鱼体色有红色、橙红、桃红、桔红、粉红、金黄等,有的鱼甚至几种颜色混为一体。在定向选育过程中,由于性状尚未完全稳实,繁育后代体色常有黑红相间或黑斑。该鱼具有优良性状,经济价值高。1995年,我们引进来自南亚地区、台湾省以及国内其他单位的红罗非鱼种鱼,几年来,经过不断的系统筛选与培育,获得子四代红罗非鱼苗的红色率达96%,红色个体比例大大提高,改变了过去那种体色混杂的状况,选育出了种质较好、生长速度较快、体色遗传稳定、体型好的红罗非鱼改良种。1998年11月13日由厦门市科委组织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  相似文献   
2.
红罗非鱼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罗非鱼是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内基因突变种经过多代选育产生的。1995年,集美水产技术推广站和集美野业水产优良品种繁育场引进来自南亚地区、台湾省、国内其他水产科研单位的红罗非鱼种鱼,进行‘红罗非包制种技术开发’。经过4年实施,选育出了种质较好、生长速度快、体色遗传稳定、体型好的红罗非鱼改良种。实施结果:引进、选有亲鱼4.4万尾;繁育出鱼苗1916万尾;子四代鱼苗红色率96%;诱导雄性率叨叽以上。1998年11月13日,由厦门市科委组织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文,本课题红罗非鱼的红色率、形态等方面达国内领克水平。现将…  相似文献   
3.
王黎凡  方建山 《淡水渔业》1999,29(10):31-32
红罗非鱼引进我国后,由于性状尚未完全稳定,繁育后代体色常有黑红相间或黑斑。我们对其进行提纯选育,经四年四代的选育,子四代(F4)红罗非鱼苗的红色率96%,比原来高出19.5%,子三代个体生长提高22.1-45.3%,群体产量提高25%-45%,体型接近奥尼型。  相似文献   
4.
1999年开始,我们采用几组鱼虾混养技术示范。红罗非鱼与刀额新对虾混养组合最佳。红罗非鱼每667平方米产量650公斤以上,刀额新对虾667平方米产量50公斤以上。若每667平方米增收50公斤虾(55元/公斤,给小贩的价格),经济效益(产值)每667平方米增加2000元以上。鱼虾混养技术如下。一、生物学特性红罗非鱼(彩虹鲷)体侧扁,背较高,体表呈彩虹色,有桔红、桔黄等。腹膜白色,此为红罗非鱼独具特征。既可淡水养殖,还可在半咸水甚至海水中生长。栖息于中下层,喜群居。耐温范围为10~40℃,适温范围18~38℃,最佳生长温度25~30℃,水温低于16℃不宜养殖。红罗非鱼属杂食性鱼类,偏植物性食料。在饲养条件下,可摄食米糠、豆饼、麦皮、豆渣等,以投喂配合饵料为好。刀额新对虾俗称沙虾、泥虾、土虾。其壳薄体肥,肉嫩味美,生命力强,常能以活虾面市。此虾属广盐性虾类,能在3%的海水直至淡水水域中生长。但人工育苗必须于海水中进行。适宜生长水温范围为17~32℃,冬季水温降至5~6℃也能生存。刀额新对虾为杂食性虾类,在幼体阶段食性与对虾类似,成虾以捕食底栖小动物为主,亦摄食有机降屑及底栖硅藻等。栖息底质以沙泥最常见,具有潜底习性...  相似文献   
5.
红罗非鱼与刀额新对虾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开始 ,我们采用几组鱼虾混养技术示范。从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看 ,红罗非鱼与刀额新对虾混养组合最佳。该项目现场验收结果 :红罗非鱼亩产量 6 50公斤以上 ,刀额新对虾亩产量 50公斤以上。若每亩增收 50公斤虾 (55元 /公斤 ,给小贩的价格 ) ,经济效益 (产值 )每亩增加 2 0 0 0元以上。现将鱼虾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红罗非鱼 (彩虹鲷 )是鲈形目 ,鲡鱼科 ,罗非鱼属内基因突变种经过多代选育杂交育出的优良品种。属热水性鱼类 ,体侧扁 ,背较高 ,体表呈彩虹色 ,有桔红、桔黄等。腹膜白色 ,此为红罗非鱼独具特征。对环境的适应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