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沿黄低洼盐碱地 666 .7万hm2 ,其中山东约有 66 .67多万hm2 。近年来 ,我国对低洼盐碱地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调查工作 ,采用了以渔为主 ,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路线 ,取得了显著成效。盐碱地挖池抬田进行池塘养殖已成为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模式。针对盐碱地池塘水质特点 ,做好  相似文献   
2.
用地上露天小水泥池8个.进行杂交条纹鲈苗种培育试验.放养313龄水花30000尾.通过天然饵料、藻粉投喂以及适当水质管理措施.经32天培育,共培育3.5~4.6cm体长的鱼种4336尾.最高成活率为19.1%,最低为6%,平均为14.5%。  相似文献   
3.
黄鳝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鳝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王育锋彭秀真周嗣泉刘乃岑黄鳝(MonopterusalbusZuiew)的天然生物饵料为小鱼、虾、蚯蚓、蝌蚪及螺、蚌等,近几年随着黄鳝人工养殖业的发展,天然生物饵料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研制黄鳝的全价配合...  相似文献   
4.
池塘配合饲料养殖乌鳢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俗称乌鱼、黑鱼等。属鲈形目,鳢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水域。乌鳢是底栖性鱼类,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水温为20~25℃;耐低氧,适于高密度养殖;肉食性,饵料不足时有相互残食现象。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1999年承担了山东省科技  相似文献   
5.
光合细菌在甲鱼快速养殖中的作用水产养殖甲鱼养殖中水质极易败坏,进而影响养殖效果。据观测,如不采取改善水质的有效措施,几天内水中的硫化氢和铵态氮等有害物质浓度即增高十几倍乃至几十倍,养殖水体水色变黑,水体发臭。为改善水质,通常采取排出大部分旧水,灌入新...  相似文献   
6.
平均放养密度为3kg/m2(尾重21g,全长30cm),顺水泥池内以泥垅打洞作寄身巢的黄鳝,经96d的人工强化养殖,其生长比速为0.9644,生长指标为28.9;平均增重率274.9%,平均每尾净增重57.7g,单产8.8kg/m2。该结果初步表明,水泥池中强化养殖的黄鳝,生长速度远快于规格相近、在自然水域中生长的黄鳝.  相似文献   
7.
东平湖属黄河水系,地处山东省东平、梁山、平阴三县之间,水面140平方公里,兼有调蓄黄河、大清河洪水和农灌、航运等多种作用,也是省内的一个重点淡水渔区。东平湖的渔业,自解放以来,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解放后至1970年为开放式渔业,以鱼类等的自然种群为经营基础。1971—1979年为半人工控制的隔离式渔业,1971—1975年曾向湖内人工投放以鲢、鳙为主的鱼种1,270万尾,1975—1979年人工投放蟹苗709市斤。1980年以来为开放式渔业。1952—1979年,该湖年平均亩产鱼类13.07公斤,此外,每年产虾类200吨左右,1976年以来,每年还产毛蟹数吨至数百吨不等,以及相当产量的螺、蚌、水禽等。  相似文献   
8.
东平湖地处黄河下游,面积140平方公里,是山东省一个较大的浅水富营养型湖泊,亦是该省重点淡水渔区之一。与长江中、下游同类型湖泊相比,其历年鱼产量和单产产量居前。以下就1979-1980年对该湖水生维管束植物(下面均简称为水生植物)所进行的调查作摘要报告。  相似文献   
9.
EM菌对海参养殖水体主要污染物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室内小试验与池塘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EM菌原液对海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EM菌能显著降解氨氮(NH3-N)、亚硝酸盐(NO-2-)、磷酸盐(PO3-4-)、COD(P <0.05):Ⅳ组(4*109 cfu/m3)降解NH3-N、PO34-效果最佳,两者平均去除率在试验箱中分别为38.42%和58.33%,在试验池中分别为35.92%和33.00%;V组(5.0* 109 cfu/m3)降解NO-2-、COD效果最佳,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73%(试验箱)和37.84%(试验池)、17.63%(试验箱)和18.51%(试验池);硝酸盐(NO-3-)在各试验箱变化不明显,在试验池中却升高71.33%;各试验组底泥中总氮(TN)、总磷(TP)去除效果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0.
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及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原螯虾(Proeambarus clarkii)又名克氏螯虾,俗称龙虾,淡水龙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产于美国西部及墨西哥北部,后经日本引入我国。由于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生长快,易繁殖,抗病能力强等诸多优点,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产量最高的淡水虾类品种之一。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出现了一股克氏螯虾消费热,其已经成为一种被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普遍欢迎的大众健康消费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