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引种内蒙白花草木樨进行绿化和词草试验表明,内蒙白花草木樨有较强的适应性,耐干旱瘠薄,并具有蓄水保土能力,根系固氮能力强、改良土壤效果佳,同时草木樨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丰富,是较好的饲料。白花草木樨播种简便、病虫害少,是裸难地极好的绿化先锋草种和优质饲草。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温度与不同有机肥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升高,DOM含量升高。15℃时DOM几乎无变化,25、30℃时可升高120.0%~870.8%,DOM变幅随着增加。有机肥类型也影响DOM含量。其中,沼渣处理含量最高,其次是牛粪处理,秸秆处理含量较低,有机肥类型对DOM变幅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病的病变器官进行剖检和显微观察 ,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纯化 ,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导致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的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 ,培养后的菌体呈圆形、无色、半透明、微隆起状。该病原菌对卡那霉素、多黏菌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素敏感 ,对氯霉素、痢特灵中敏 ,对其余抗菌药物不敏感。感染该病原菌的鱼尾鳍充血、溃烂 ,最后造成鳃、肝脏、肾脏等器官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 ,直至死亡。经联合使用该病原菌敏感的药物防治 ,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对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病的病变器官进行剖检和显微观察,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导致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的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培养后的菌体呈圆形、无色、半透明、微隆起状。该病原菌对卡那霉素、多黏菌素、庆大霉素、环丙杀星等抗菌素敏感,对氯霉素、痢特灵中敏,对其余抗菌药物不敏感。感染该病原菌的鱼尾鳍充血、溃烂,最后造成鳃、肝脏、肾脏等器官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直至死亡。经联合使用该病原菌敏感的药物防治,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皇城羊场位于甘肃肃南县境内,地处祁连山腹地,属冷温潮湿亚高山草甸草场。它是甘肃省的主要牧区之一,也是中国美利奴高山型新类群的繁育基地。该地海拔2400~4000m,地势高寒,热量不足,无霜期不到140d,绝对无霜期仅有45~60d,年降水量100~500mm。全年气候多变,四季不分明,冬季长而干旱寒冷,夏秋季短而凉爽,天然牧草四月底萌发,十月底枯黄,枯草期长达七个月以上。这一地区饲养的绵羊除冬春进行少量补饲外,常年放牧在天然草场上,营养供应短缺且很不平衡。特别在冬春季,大部分绵羊又处于产羔、哺乳阶段,因此,存在相当程度的营养不足。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研单位改革与转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研单位改革是一项创新的事业,即要正视困难和问题,又要勇闯难关。在10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中,农业科研单位也进行了大量探索,在开展有偿技术转让和服务,实行课题承包制、创办科技产业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真正从体制上、运行机制上进行彻底改革的单位并不多,真正独立的科技型企业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仅规模小,而且数量也很少。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还很多,这除与我国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和农业技术创新周期长有关外,还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农业科研院所框架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经济、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7.
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病的病变器官进行剖检和显微观察,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做药敏实验。导致叶尔羌鼓鳔鳅烂尾的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培养后的菌体呈圆形、无色、半透明、微隆起状。该病原菌对卡那霉素、多黏菌素、庆大霉素、环丙杀星等抗菌素敏感,对氯霉素、痢特灵中敏,对其余抗菌药物不敏感。感染该病原菌的鱼尾鳍充血、溃烂,最后造成鳃、肝脏、肾脏等器官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直至死亡。联合或交替使用该病原菌敏感的药物,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河蟹室外土池育苗以其成本低、苗种 养殖成活率高等特点,在我国北方地区推广很快。 但针对我国北方气候特点的技术措施尚不成熟, 生产不稳定的问题也日益显现。笔者根据近年来 的生产实践,就河蟹土池育苗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环节作一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