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为了解NO_2~--N急性胁迫对斑尾复鰕虎鱼组织结构的影响,在水温16.5℃,盐度30‰,pH8.0的环境下,在实验水体中加入亚硝酸钠,设置NO_2~--N浓度分别为1、10和100mg/L的3个实验组及一个空白对照组,连续观察实验鱼的游动情况、呼吸频率、黏液分泌等表征,并在其死亡后立即解剖,制组织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斑尾复鰕虎鱼对NO_2~-—N异常敏感,最小浓度组1 mg/L的平均死亡时间仅为8.5 h;NO_2~--N对斑尾复鰕虎鱼的各组织器官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对鳃组织的损伤最为明显,会造成鳃丝充血,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部分鳃小片极度膨大等病理变化,严重阻碍鱼的呼吸机能。  相似文献   
2.
详细阐述了2018年度河北省鲆鲽类养殖中的病害流行情况,包括病害种类、各种病害的检出率及不同种类病原检出率占比等;分析了2018年河北省鲆鲽类病害的流行趋势,指出细菌性疾病占比最高,危害程度有所加大,要特别关注新发重大疫病-半滑舌鳎体表溃疡症和顽疾性疫病-盾纤毛虫病;文章为在以后的养殖中更好的进行病害预警和制定更有效的病害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对2019年鲆鲽类养殖中的病害防控提出了建议,建议严格实施生物安保措施,努力实施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重金属Fe~(2+)对斑尾复鰕虎鱼(Synechogobius hasta)组织结构的影响,在水温16.5℃、盐度30‰、pH 8.0的环境下,进行了Fe~(2+)对斑尾复鰕虎鱼的急性胁迫实验。结果表明,斑尾复鰕虎鱼对Fe~(2+)异常敏感,最小浓度组5 mg/L的平均死亡时间仅为5.2 h;在各种组织器官中,Fe~(2+)对斑尾复鰕虎鱼的鳃组织损伤最为明显,会造成鳃丝充血,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从而严重阻碍鱼的呼吸机能。  相似文献   
4.
正红鳍东方鲀俗称黑艇巴、黑蜡头等。以往在养殖过程中,该鱼的病害相对较少,危害较大的只有在冬季室内越冬期间的盾纤毛虫病。但近一两年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加深,各种病害也随之不断暴发,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病即是其中危害较大的一种,该病以往从未有过在红鳍东方鲀上暴发的报道,养殖户在遇到该病时往往缺乏防控经验。本文通过对发生在河北省昌黎县的一例工厂化养殖红鳍东方鲀眼点淀粉卵涡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草本植物恢复对电厂粉煤灰堆场的生态修复效果,采集堆场上生长的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白三叶(Trifolium)和蕨(Pteridium aquilinum)3种草本植物群落下0~70cm的粉煤灰介质,分析其综合理化特性和主要的土壤生物学指标。结果表明:3种草本植物均可有效改善堆场粉煤灰介质的水分状况,同时能改变粉煤灰的pH、EC、Eh等理化性状,进而影响堆场的适生生境。相对于对照,3种草本植物的存在可显著提高粉煤灰介质的脂磷微生物量、呼吸强度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盐转化酶活性,显著改善堆场粉煤灰介质的生物学特性。堆场垂直剖面对比分析表明,除粉煤灰的含水率和pH随深度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外,其他理化指标与生物学指标都随粉煤灰堆场深度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植物对粉煤灰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并在不同植物种群之间呈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