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穆琳琳 《现代园艺》2013,(24):85-85
园林展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展览模式来发展园林园艺。在新时代的今天,很多大城市相继举办多姿多彩的园林展,这样能够展示城市风貌之外,还为园林园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发现了很多新机遇。我国的园林展览越来越火热,但是展览园的设计和规划却是难以避免的难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我们应该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园林展览的设计规划问题,以求得到更快发展,更好地展现我国的设计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冬毛生长期雄性北极狐生产性能、器官发育及机体能量沉积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6只161日龄,平均体重为(7 285±5.77)g健康的雄性北极狐,其中6只北极狐作为试验初屠宰试验对照,另外40只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按照自由采食组(AL,I组)、自由采食量的80%组(IR80,II组)、自由采食量的60%组(IR60,III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组(IR40,IV组)4个水平饲喂,预饲期7 d,试验期67 d,通过饲养试验、屠宰试验并结合化学分析方法来评定生长性能、毛皮品质、器官发育及机体能量沉积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1)随饲喂水平降低,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FI)呈极显著降低(P<0.01),II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IV组(P<0.01),显著高于III组(P<0.05),与I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水平对北极狐末重和料重比(F/G)无显著影响(P>0.05),但II组末重略高于其他组,F/G略低于其他组。2)饲喂水平极显著影响了北极狐鲜皮长(P<0.01),I组极显著高于III和IV组,与II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饲喂水平降低,体长、干皮长、针毛长和绒毛长均呈降低趋势,但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饲喂水平显著影响了北极狐心脏重和心脏指数(P<0.05或P<0.01),II组心脏重显著高于III组(P<0.05),与I组和IV组差异不显著(P>0.05),IV组心脏指数极显著高于I组(P<0.01),显著高于III组(P<0.05),与II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喂水平对肝、肾、肺和脾重及其脏器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4)随饲喂水平降低,毛皮增重、毛皮脂肪沉积及其能量沉积、毛皮沉积总能量、胴体脂肪沉积及其能量沉积、胴体蛋白沉积及其能量沉积和胴体沉积总能量均呈降低趋势,但饲喂水平对毛皮、胴体能量沉积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采用适当限饲(IR80)不影响冬毛生长期北极狐机体器官的正常发育,能够保证其体重增长及毛皮品质,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且还降低了机体能量沉积过度带来的肥胖风险。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育成生长期雄性北极狐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机体能量沉积的影响。试验选取46只85日龄,平均体重为(3 198±281)g的健康雄性北极狐,其中6只北极狐作为试验初屠宰试验对照,另外40只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为自由采食组(AL)(I组)、自由采食量的80%组(IR80)(II组)、自由采食量的60%组(IR60)(III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组(IR40)(IV组)。预试期7 d,试验期55 d,通过饲养试验、血清学试验、屠宰试验并结合化学分析方法来评定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机体能量沉积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1)IV组100日龄体重极显著低于I和II组(P<0.01),与III组差异不显著(P>0.05),IV组115日龄、130日龄、145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饲喂水平降低,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MI)呈极显著降低趋势(P<0.01),III组料重比(F/G)极显著低于I和II组(P<0.01),与IV组差异不显著(P>0.05)。2)IV组血清葡萄糖(GLU)显著高于III组(P<0.05),与I和II组差异不显著(P>0.05);IV组血清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I、II和III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IV组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显著高于I和III组(P<0.05),与II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球蛋白(GLOB)、免疫球蛋白A(IgA)、M(IgM)和G(IgG)、补体3(C3)和补体4(C4)、胰岛素(INS)均无显著影响(P>0.05)。3)随饲喂水平减少,毛皮脂肪沉积及其产热显著降低,I和II组显著高于III和IV组(P<0.05),II组毛皮增重和沉积总能量显著高于IV组(P<0.05),与I和III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IV组胴体增重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毛皮蛋白沉积及其产热、胴体脂肪沉积及其产热、蛋白沉积及其产热和胴体沉积总能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采取适当限饲(IR60)降低了育成生长期北极狐血清中糖脂类指标含量,保证了机体正常的生长和健康状态,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进而增加了养殖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蓝狐肠道菌群组成及其多样性。选取8只健康育成期(5~6月龄)雄性舍饲蓝狐,采集新鲜粪便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蓝狐肠道菌群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8只健康蓝狐粪便中共获得569 930条有效序列、操作分类单元(OTU)范围为468~574,分布于16个门的209个属。在门水平上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e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为主,其中厚壁菌门所占比例最高,为62.97%,其余依次为22.05%、8.89%、5.15%、0.88%。在属水平上以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所占比例最高,为11.75%,其次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9.86%)、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9.28%)、巨型球菌属(Megasphaera)(8.21%)、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a)(7.27%)、Blautia(7.08%)、拟杆菌属(Bacteroides)(5.64%)。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蓝狐具有复杂的肠道菌群结构,且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代谢能(metabolic energy,ME)和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水平对雄性水貂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脏器指数的影响。选取180只(145±5)日龄、体重相近[(1 765±26)g]的健康雄性水貂,随机分为6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采用2×3双因素设计,CP水平为30.45%和34.58%,ME水平为13.11、14.94、16.76 MJ·kg-1,饲养试验于2018年9月29日至2018年12月10日完成。结果表明:1)175~213日龄阶段,34.58% CP组水貂体重极显著高于30.45% CP组(P<0.01),且低ME水平13.11 MJ·kg-1组水貂体重极显著低于其它ME组(P<0.01);175~190及213日龄阶段,A组(CP 30.08%、ME 13.03 MJ·kg-1)水貂体重极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205日龄时,E组(CP 34.86%、ME 15.08 MJ·kg-1)水貂体重较高;2)34.58% CP组水貂鲜皮长和鲜皮重极显著大于30.45% CP组(P<0.01),14.94 MJ·kg-1 ME组水貂的鲜皮长显著大于其他ME组(P<0.05);但16.76 MJ·kg-1 ME组的鲜皮重极显著大于13.11 MJ·kg-1组(P<0.01);E组(CP 34.86%、ME 15.08 MJ·kg-1)水貂的鲜皮长、鲜皮重极显著大于A组(CP 30.08%、ME 13.03 MJ·kg-1)、B组(CP 30.46%、ME 14.80 MJ·kg-1)两组(P<0.01)。3)34.58% CP组水貂脂肪消化率极显著大于30.45% CP组(P<0.01);且饲粮ME水平为13.11 MJ·kg-1时,水貂的脂肪消化率极显著低于其它ME组(P<0.01);A组(CP 30.08%、ME 13.03 MJ·kg-1)、D组(CP 34.17%、ME 13.19 MJ·kg-1)水貂的脂肪消化率极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4)30.45% CP组水貂血清LDL极显著高于34.58% CP组(P<0.01),但血清HDL极显著低于34.58% CP组(P<0.01);13.11 MJ·kg-1 ME组水貂血清Alb、GLU、CHO、TG和HDL均极显著低于16.76 MJ·kg-1 ME组(P<0.01);C组(CP 30.80%、ME 16.99 MJ·kg-1)、E组(CP 34.86%、ME 15.08 MJ·kg-1)、F组(CP 34.72%、ME 16.53 MJ·kg-1)水貂血清Alb、GLU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E组(CP 34.86%、ME 15.08 MJ·kg-1)、F组(CP 34.72%、ME 16.53 MJ·kg-1)水貂血清HDL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5)30.45% CP组水貂心脏、肝脏指数显著高于34.58% CP组(P<0.05);13.11 MJ·kg-1 ME组水貂心脏指数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A组(CP 30.08%、ME 13.03 MJ·kg-1)水貂的心脏、肝脏指数显著高于E组(CP 34.86%、ME 15.08 MJ·kg-1)(P<0.05)。综上所述,当饲粮CP水平为34.86%,ME水平为15.08 MJ·kg-1时,水貂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毛皮品质和较高的营养物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B2添加水平对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毛皮品质、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135±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短毛黑水貂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各组水貂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Ⅰ组,对照组)、2.5(Ⅱ组)、5.0(Ⅲ组)、10.0(Ⅳ组)、20.0(Ⅴ组)、40.0 mg/kg(Ⅵ组)维生素B2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1)饲粮维生素B2添加水平对冬毛期水貂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Ⅴ和Ⅵ组水貂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Ⅱ、Ⅲ和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维生素B2添加水平对水貂毛皮品质评分和体长无显著影响(P0.05)。Ⅴ组水貂绒毛长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Ⅳ和Ⅴ组水貂针毛长极显著高于Ⅰ、Ⅱ、Ⅲ和Ⅵ组(P0.01)。3)饲粮维生素B2添加水平对水貂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和脂肪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维生素B2添加水平对水貂食入氮、尿氮、粪氮和沉积氮无显著影响(P0.05)。Ⅴ组水貂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Ⅴ和Ⅵ组水貂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P0.05)。综合以上指标,从提高生长性能和减少饲料成本角度考虑,冬毛期水貂饲粮中维生素B2适宜添加水平为2.5 mg/kg(饲粮中维生素B2实际含量为5.49 mg/kg)。  相似文献   
7.
毛皮动物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粮能量直接影响毛皮动物生产性能,如何真实评价动物对饲料能量的需要、利用及能量转化效率是能量代谢研究的重点。毛皮动物维持能量受动物的基础代谢、环境温度、饲养管理、品种、营养物质代谢热增耗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毛皮动物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为毛皮动物精细化饲养和饲料的精准配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B_2添加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65±5)日龄、体重[(1 213.38±72.72) g]相近的健康雄性短毛黑水貂96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各组饲粮维生素B_2添加水平分别为0(Ⅰ组)、2.5(Ⅱ组)、5.0(Ⅲ组)、10.0(Ⅳ组)、20.0(Ⅴ组)、40.0 mg/kg(Ⅵ组)。预试期7 d,正试期58 d。结果表明:1)饲粮维生素B_2添加水平显著影响水貂末重和料重比(P0.05),极显著影响水貂平均日增重(P0.01),其中以Ⅴ组平均日增重、末重最大,料重比最小。Ⅴ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和Ⅳ组(P0.05或P0.01),Ⅴ、Ⅵ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P0.01),Ⅴ、Ⅵ组末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2)饲粮维生素B_2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水貂粗蛋白质消化率和粗脂肪消化率(P0.01),对水貂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排出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Ⅵ组粗脂肪消化率最高,Ⅰ组最低,Ⅰ组极显著低于Ⅱ、Ⅴ和Ⅵ组(P0.01)。Ⅴ组粗蛋白质消化率最高,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3)饲粮维生素B_2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育成期水貂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P0.05),对食入氮、粪氮和尿氮影响不显著(P0.05)。Ⅴ组净蛋白质利用率最高,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与Ⅲ、Ⅳ和Ⅵ组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Ⅴ和Ⅵ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Ⅱ、Ⅲ和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氮沉积最高,Ⅰ组最低,Ⅰ组显著低于Ⅴ和Ⅵ组(P0.05),与Ⅱ、Ⅲ和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维生素B_2添加水平为20.0 mg/kg(饲粮中维生素B_2水平为23.35 mg/kg)时,育成期水貂可以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及较高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氮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研究半滑舌鳎midkine(MK)成熟肽活性与功能,对半滑舌鳎生长因子MK成熟肽进行定点改造及原核表达.根据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的特点,实验利用SOEing PCR法对半滑舌鳎MK成熟肽进行定点突变.将改造后的半滑舌鳎成熟肽MK克隆到载体质粒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K,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 pLysS菌株中.SDS-PAGE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IPTG诱导表达后半滑舌鳎重组蛋白MK存在于大肠杆菌上清液中,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3 ku.研究表明,本实验对半滑舌鳎生长因子midkine成功进行了定点改造,原核表达质粒成功构建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且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