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对两品系褶皱臂尾轮虫(内蒙品系和盘锦品系)的种群增长和投喂蟹苗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系轮虫的种群增长差异不显著,两者平均瞬时增长率分别为0.42 d-1和0.40 d-1。在投喂蟹苗的效果方面,褶皱臂尾轮虫内蒙品系好于盘锦品系。用内蒙品系轮虫投喂的蟹苗,幼体变态至大眼幼体的存活率为71.65%,用盘锦品系轮虫投喂的蟹苗,变态至大眼幼体的存活率为62.50%。  相似文献   
2.
采用陆基试验围隔的方法研究了施肥后河蟹育苗池中浮游生物的变化情况。施肥后,各试验围隔前期浮游植物生物量随着时间变化明显,迅速达到高峰期。而后,由于轮虫的大量繁殖,使浮游植物生物量又迅速回落;在种群组成上,前期小球藻一直占优势,后期大型藻类大量出现后,小球藻生物量不大;围隔水体中浮游动物主要以轮虫为主,其生物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明显,但空间分布不明显。轮虫的摄食对浮游植物生物量有影响,二者相互消长,但由于后期大型浮游植物的影响,并没有呈现出典型的负相关关系;桡足类对早期蟹苗危害较大,但后期可成为蟹苗的摄食对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介绍河蟹生态繁殖苗在稻田中的健康养殖技术,包括蟹苗暂养前后准备工作、放养密度、饲喂管理;大面积放养中的稻田整理、分苗时机、放苗密度、饲养管理、施肥用药以及捕捞等环节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介绍河蟹生态繁殖苗在稻田中的健康养殖技术,包括蟹苗暂养前后准备工作、放养密度、饲喂管理;大面积放养中的稻田整理、分苗时机、放苗密度、饲养管理、施肥用药以及捕捞等环节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室外轮虫培育池中非生物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室外轮虫培育池的几个水化学指标的跟踪测定,发现在培养初期,轮虫池的溶氧、pH值都很高。随着轮虫量的增加,溶氧和pH值下降到相对较低水平,氨态氮、活性磷等营养盐量在轮虫大量发生后迅速上升。后期溶氧、pH值上升,氨态氮下降。在培养期间,由于轮虫量变化大,一些主要理化因子的量及变化幅度也随之加大。溶氧的变化范围:2 66~12 7mg L,平均值为6 97mg L;pH的变化范围:8 57~9 60,平均值为8 93;营养盐中氨态氮变化范围:0 26~6 58mg L,平均值为3 77mg L;活性磷变化范围:0 035~1 41mg L,平均值为0 256mg L;CODMn值变化范围:20 8~65 2mg L,平均值为35 17mg 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