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对丁(鱼岁)不同生长阶段鱼体肌肉中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丁(鱼岁)成鱼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幼鱼和亲鱼,成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幼鱼与亲鱼;亲鱼肥满度显著大于幼鱼和成鱼.幼鱼肌肉组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成鱼,成鱼肌肉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幼鱼,肌肉中其他各氨基酸含量三个阶段均无显著差异.三个不同生长阶段丁(鱼岁)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丁(鱼岁)与鲫鱼肌肉营养成分组成和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鱼岁)(Tinca tinca L.)原产于欧洲,有皇家宠鱼之称,我国只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流域.具有对环境适应范围广、对疾病抵抗力强、生长较快、集中抢食、养殖技术简单等特点,生存温度0~37℃.该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蛋白质丰富,尤其是脑黄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其他淡水鱼高出3~4倍,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该鱼有绿黄蓝白等多种表现色,形态优美,既是鱼中的食用佳肴,又是观赏和垂钓的佳品.该鱼属中型鱼类,其上市规格平均达250 g即可上市.为调整杭州地区养殖品种结构,我们于2001年从新疆产地引入该鱼,对该鱼开展系统研究.试验对丁(鱼岁)与江浙一带较受欢迎的常见食用鲤科鱼类-鲫鱼肌肉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为研究推广该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丁鱥与鲫鱼肌肉营养成分组成和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鱥(Tinca tinca L.)原产于欧洲,有皇家宠鱼之称,我国只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流域。为调整杭州地区养殖品种结构。我们于2001年从新疆产地引入该鱼。对该鱼开展系统研究。本试验对丁够与鲫鱼肌肉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丁鱼岁(TincatincaL.)原产于欧洲,有皇家宠鱼之称,我国只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流域。具有对环境适应范围广、对疾病抵抗力强、生长较快、集中抢食、养殖技术简单等特点,生存温度0~37℃。该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蛋白质丰富,尤其是脑黄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其他淡水鱼高  相似文献   
5.
以初体质量为(90.5±4.86)g的杂交鳢为研究对象,在黑鱼膨化料的基础上,设4种不同添加剂组,分别喷涂添加0.5%的甜菜碱(1组)、0.12%的免疫多糖(2组)、0.12%的益生菌(3组)和0.5%氨基酸复合物(甘氨酸与丙氨酸的比例为1:1)(4组);以膨化料对照组(5组),探讨不同类型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鳢生长、肌肉成分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免疫多糖及益生菌对提高杂交鳢增重率、肌肉蛋白含量、肥满度、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非特异性血清免疫酶活力和降低饲料系数都有一定的作用,且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添加氨基酸复合物仅对杂交鳢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黑水虻幼虫干虫、虫粉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选取初体重为(6.87±0.62)g的乌鳢幼鱼135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分别用黑水虻幼虫干虫(BSF,粗蛋白33.30%、粗脂肪39.20%)、黑水虻幼虫虫粉(DBSF,粗蛋白53.00%、粗脂肪11.80%)替代基础饲料(鱼粉含量40%)50%的鱼粉。试验包括鱼粉组(D0组)、干虫组(D1组)和虫粉组(D2组)三种硬颗粒缓沉性饲料,开展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黑水虻干虫和虫粉替代50%鱼粉对乌鳢生长性能、饵料系数和成活率等无显著性影响(P>0.05)。与鱼粉组(D0组)相比,黑水虻干虫对乌鳢的摄食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P<0.05),脏体比显著提高(P<0.05)。黑水虻干虫和虫粉替代试验饲料50%鱼粉对鱼体和肌肉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干虫组(D1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粗脂肪显著高于鱼粉组(P<0.05)。替代50%鱼粉后干虫组(D1组)和虫粉组(D2组)肌肉部分必需氨基酸含...  相似文献   
7.
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抗炎及免疫作用、解毒作用、抗消化道溃疡及抗脂肪肝作用等。甘草提取物参与免疫调节、抑制变态反应等,中药甘草及其制剂在人类临床上应用广泛,国际市场每吨甘草甜素售价高达8万~15万美元:对甘草提取成分之一的甘草多糖的免疫学沂陛及抗病毒作用已有一些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甘草多糖的广泛用途及抑菌效果试验方法与试验经过,结果表明:甘草多糖成品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16万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均为10万mg/L;其纯品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均为4万mg/L、对金黄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均为2万mg/L;纯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5mm和8mm。  相似文献   
9.
丁鱥与鲫鱼肌肉营养成分组成和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鱥(Tinca tinca L.)原产于欧洲,有皇家宠鱼之称,我国只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流域。具有对环境适应范围广、对疾病抵抗力强、生长较快、集中抢食、养殖技术简单等特点,生存温度0~37℃。该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蛋白质丰富,尤其是脑黄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其他淡水鱼高出3—4倍,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该鱼有绿黄蓝白等多种表现色,形态优美,既是鱼中的食用佳肴,又是观赏和垂钓的佳品。该鱼属中型鱼类,其上市规格平均达250g即可上市。为调整杭州地区养殖品种结构,我们于2001年从新疆产地引入该鱼,对该鱼开展系统研究。试验对丁鱥与江浙一带较受欢迎的常见食用鲤科鱼类——鲫鱼肌肉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为研究推广该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铅含量的测量过程的分析,分析和识别检测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并进行评定,得出各种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从而为今后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改进检测方法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