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森林灾害监测方法研究──以西南地区火灾监测为例纪平,易浩若,白黎娜关键词人工神经元网络,NOAA数据,遥感,专家系统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开展了森林灾害监测方面的研究。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之后,我国也充分认识到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了...  相似文献   
2.
纪平 《水产养殖》1988,(4):31-31
江苏省宝应县子婴河乡的毕文彩,最适在该乡创办了个人特种水产研究站。专门从事龟、鳖、鳝种苗的繁殖培育及其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他养殖龟、鳖、鳝已有十二年历史,对这些特种水产品的生活习性、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都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是对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在典型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地段建立长期定位观测设施,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等在自然状态或人为干扰下的变化过程进行长期连续观测,以阐明生态系统发生、发展、演替的内在机制。单个站点的长期定位观测、实验和研究往往具有其局限性,难以揭示更普遍性的规律。多站联合,从站到网的模式成为生态定位观测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70年代,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的网络化、全球化迅速发展。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是开展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的重要平台,为全球环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发展现状,本文从发展情况、取得成果等方面重点介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的三个主要网络: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CTERN)、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并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抑制素基因免疫对母羊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抑制素基因重组质粒(pCIS)免疫生产母羊,剂量分别为每只0.2mg、0.4mg和0.8mg,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免疫组抗抑制素抗体阳性率达46.7%。加强免疫后第45天,免疫组的促卵泡素(F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免疫后第20天与加强免疫后第45天抗体阳性羊的促卵泡素水平显著高于抗体阴性羊(P〈0.05)。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的雌激素(E2)与孕激素(P)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抑制素基因免疫能调节绵羊的促卵泡素水平,但对雌激素与孕激素的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变截面楔形工字钢简支构件的平面外弹性稳定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腹板的高度线性渐变的变截面工字钢简支构件,进行了平面外弹性失稳临界荷载的研制。以往的公式^[1,2]采用将楔杆等效为以小端截面作为等直杆的截面,将渐变的影响计入计算长度系数的方法;本文提出了楔杆的等效截面特性概念,而将计算长度系数保持不变。先分别研究了轴心受压、偏心受压及只受端弯矩作用受力条件下楔杆的平面外稳定,进而得出在受轴力及端弯矩联合作用下楔杆的平面外稳定临界荷载的相关公式,以有限单  相似文献   
6.
松花江沿江林区林纸一体化纸厂规模计算机辅助方案设计王介一,纪平,马红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纸厂规模,松花江林区松花江沿岸的国有林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但由于林、工脱节,产业分割,企业封闭,初级产品与深加工产品之间的巨大剪刀差,使国有...  相似文献   
7.
专家系统用于遥感图像处理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气象卫星监测森林火灾和遥感图像分类问题,论述专家系统用于遥感图像处理的方法,使用框架和规则的知识表示方法、匹配和以正向推理为主的推理机制、综合的控制策略、使用置信度处理不确定性和构造实用专家系统的方法。据此实现的软件模块,经实验数据检测,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专家系统对SAR图像进行森林类型分类的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专家系统开发工具-OPS83语言初步建立了对SAR数据图象进行森林类型分类的专家系统,通过对在山东实验区获取数据的运行,探讨专家系统对SAR图像进行森林类型分类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收集近10a来贵州省黔南州的气象及火灾数据,建立贵州省黔南火险因子数据仓库。设计和建立黔南州火灾影响因子多维数据模式,确定多维数据的组织方式,进行数据仓库多维分析。对数据仓库内各气象因子与火灾进行关联分析,找出气候对黔南森林火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实施“三北”(西北、华北和东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以来的植被变化,为制定合理的生态修复和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以陕西省延安安塞区为例,基于Landsat TM/OLI影像,运用像元二分法估算2000和2017年的植被覆盖度,结合海拔、坡度和坡向分析其地形分异特征。  结果  ①安塞区平均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24.98%增长到2017年的53.34%,显著提高;②植被覆盖度变化中极显著增加面积占比最大,为44.70%,集中在河流沿岸;③2000年植被覆盖度随海拔升高逐渐减小,2017年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小。2000和2017年植被覆盖度随坡度先增加后减少,在坡度25°~35°出现最大值。植被覆盖度随坡向的变化从大到小依次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④海拔<1 300 m,坡度15°~35°,平地、阴坡和半阴坡水热条件好,植被恢复容易,高植被覆盖度面积比例最大。  结论  2000?2017年安塞区植被呈改善趋势,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条件下植被覆盖度存在差异,生态恢复要因地制宜制定对策。图2表6参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