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福建俗称花蛤,以下简称花蛤)属帘蛤科蛤仔属,为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均有分布。花蛤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并以其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适应力强、市场价位稳定等特点,成为滩涂贝类养殖中最重要和最有发展前景的品种之一,也是目前人们菜篮子中不可或缺的水产品。2004年我国花蛤养殖产量150万吨,其中福建产量达37·67万吨(福建花蛤养殖规模和产量仅次于牡蛎位居第二),培育的花蛤白苗产量5万吨,其苗种生产量位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的70%以上。福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花蛤…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省欧鳗养殖发展迅猛,目前欧鳗养殖占鳗鲡养殖总量的90%以上,已取代日本鳗成为我省养鳗业的主养品种。从总体情况看,养殖获得成功的场家逐年有所增加,但效益好且能连续3年以上取得成功的为数不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Reeve)(福建俗称为花蛤)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蛤仔属。花蛤自然分布于日本、菲律宾、俄罗斯、朝鲜半岛、斯里兰卡和中国沿海。中国南自广西,北至辽宁沿海各地均有分布。花蛤是中国的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具有生长迅速、移动性差、适应力强、养殖周期短、养殖方法简便、市场价位稳定、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成为滩涂、浅海底播、池塘养殖最重要和最有发展前景的贝类品种。  相似文献   
4.
翁国新 《水产养殖》2007,28(4):29-30
发展优质高效养殖业,苗种是整个产业的关键,而良种又是苗种培育的基础。近年来,菲律宾蛤仔(福建俗称为花蛤)养殖死亡率高,苗种培育产量不稳定,原因主要是环境污染、养殖技术不规范和种质退化等问题所致。莆田市自1976年开展花蛤土池人工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2004年3月至2005年6月在莆田市秀屿区北江围垦单口1960亩的池塘内开展大水面海水健康养殖模式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硬壳蛤土池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Linnaeus)又称小圆蛤、北方帘蛤或美洲帘蛤。原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硬壳蛤为广温、广盐性贝类,对低盐和高温的耐受力均较强,同时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一年即可达到性成熟。硬壳蛤对环境耐性强,对底质无特殊要求,能适应不同的底质养殖,在沙底、沙泥底、泥底和海岸床等多种底质的滩涂和浅海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我国的纬度与硬壳蛤自然分布的地理纬度相同,自然条件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因此适合在我国开展增养殖。本项目把硬壳蛤从我国北方引入福建,  相似文献   
7.
牡蛎俗称为蚝(粤)、蚵(闽)、蛎黄(苏、浙)、蛎子或海蛎子(鲁),为主要的海产双壳贝类,营养价值较高,其干肉中蛋白质含量为45%~47%,脂肪7%~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  相似文献   
8.
褶牡蛎系福建省养殖的经济贝类,本文扼要介绍浅海抗风浪褶牡蛎养殖技术,其包括养殖海区的选择、养殖海区的布局、台架材料与设置、海区采苗、移挂养成及日常管理与收成等。  相似文献   
9.
(3)水质与底质调控:根据养殖池水色、水质状况进行换水及旋肥以调控水质,培养繁殖饵料生物,以保持池水透明度40~50厘米。一般3~5天施肥一次,在晴天上午8~9点施尿素0.5~1克/米。、复合肥0.25~0.5克/米^3或鸡粪(经晒干熟化)5~10千克/亩。养殖前期,苗体活动能力差,排水时苗体易贴网致伤,  相似文献   
10.
菲律宾蛤仔大水面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福建俗称花蛤,以下简称花蛤)属帘蛤科蛤仔属,为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均有分布.而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最早、最大的花蛤苗种繁育和养殖基地之一.花蛤育苗养殖产业已成为莆田市的特色产业,对莆田乃至福建中南部渔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