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现已试运成功的强真空连续型精馏工艺取代过去的深负压间断精馏操作流程,能够完整地处理好精细型化工物料及其相关组分。由于难以进行分离过程,且其热力学效应性又极强等多项个性特点,而引发的产品精度、外观颜色及其自身嗅味而不可实现分离目标的共性问题。依托具体的研发实证研究,阐释了深负压连续型精馏工艺的操作特殊性和相关设备的选型标准等相关要点,验证了强真空连续型精馏工艺在大多数精细化学物料及其单体的净化提纯工程上具备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海拔梯度对合江方竹发笋节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产地对合江方竹不同海拔梯度发笋节律的观察和研究,得出其开始发笋期、停止发笋期及发笋数都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海拔越高,发笋越早,停止发笋期也越早,平均发笋量3 300株/667 m2.其发笋期可以划分为开始期、高峰期和停止期阶段.在海拔1200m以上开始发笋期出现在9月中旬,停止生长期出现在10月上旬;1000 m以下开始发笋期、停止生长期分别出现在9月下旬和10月底以后;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 m,开始发笋期推迟2~3d,停止发笋期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 m推迟3~4d.数学模型(以9月1 3日为第一天),发笋开始期为K=31.333~0.02383 H海拔,停止发笋期为T=64.867~0.03217 H海拔;合江方竹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发笋性状可以划分成900 m以下和900 m以上两类,其中900 m以下具有"笋期晚发笋多(晚多)"特性;900 m以上具有"笋期早发笋少(早少)"特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水稻品种选用Q优6号,在棕紫泥田进行氮、磷、钾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获得了肥料效应方程。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氮磷钾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Y=292.4774+57.3039N-40.2008P-28.3270K-4.0933NP-2.4420NK+18.0570PK-1.8946N-2+1.4654P‘-2-2.6787K-2;水稻推荐施肥量为N119.6kg/hm2、P20558.4kg/hm2、K2O53.1kg/hm2,水稻最佳产量6204kg/hm2。  相似文献   
4.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随着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的销售量和使用量普遍增加,除县城众多的饲料销售商外,在各个乡镇市场和农村小卖部均有饲料销售,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约有经销户200多户。由于部分经营户经营素质差,法律意识淡薄,只顾自己的经济利益,加上山区老百姓科技文化水平较低,销售过期饲料时有发生。现就查处的一起经营过期饲料案例进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水稻品种选用Q优6号,在棕紫泥田进行氮、磷、钾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获得了肥料效应方程.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氮磷钾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y=292.4774+57.3039N-40.2008P-28.3270K-4.0933NP-2.4420NK+18.0570PK-18946 N^2+1.4654P^2-2.6787K^2;水稻推荐施肥量为N 119.6kg/hm2、P2O5 58.4kg/hm2、K2O 53.1kg/hm2,水稻最佳产量6 204kg/hm2.  相似文献   
6.
秃杉早晚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秃杉种源间早晚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2个秃杉种源的树高、基径或胸径、冠幅、单株材积的差异均极显著;各种源树高、基径或胸径、冠幅、单株材积的年度相关主要受遗传影响;在造林后2~3a,可采用树高或基径对秃杉各种源的单株材积进行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955~2009年广西防城港市温度变化特征及突变情况。[方法]以广西防城港市1955~2009年温度实际观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和累积距平法,对近55年该市温度变化特征及突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近55年来防城港市年平均气温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全国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夏、秋、冬季的平均气温均具有明显的增温趋势,仅春季增温趋势不明显;防城港市夏季、冬季和全年平均气温均先后在20世纪80年发生了突变,秋季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突变,春季则没有发生突变;冬季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由偏低阶段过渡到偏高阶段,年平均、春季、夏季、秋季均为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由偏低阶段过渡到偏高阶段。[结论]该研究为趋利避害指导农业生产和充分合理利用该地区的气候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加速浏阳市花卉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浏阳花卉产业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和市场前景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自1994年至2002年通过对44种丛生竹(含混生)不同枝条类型、粗度、母竹年龄、扦插方式、扦插时间及插后管理对成活率的影响分析得出:不同竹种、不同枝条类型、不同扦插方式间的扦插成活率表型差异主要受竹种本身遗传效应的影响;主枝的扦插成活率极显著高于一级次生枝;1a~2a生主枝的扦插成活率极显著优于3a~4a生主枝;主枝粗度大于1cm的竹种其扦插成活率极显著高于主枝粗度小于1cm的竹种;主枝斜埋的扦插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平埋;在自然条件下,竹主枝的扦插繁殖以春、秋季为好,但夏季在进行适时浇水和遮荫的条件下,也能获得较高的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科普创新体系的发展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向前推进,科学的气象科普创新体系能够帮助民众了解气象科学常识和最新成果,从而增强民众的防灾意识。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以防城港市气象科普创新体系为例,从气象科普创新体系构建现状出发,通过满意度调查,了解民众对气象科普的评价,并提出防城港市气象科普创新体系构建的措施,为防城港市气象科普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助力与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