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0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的生活史中,配子体阶段的时间很短,如条件适宜只在几周内度过,而孢子体阶段是巨藻生命中最长的阶段,可达4~8年。在育苗过程中(2~3个月),幼孢子体的培养,约占育苗期的3/4。要获得个体较大的优质幼苗,掌握巨藻幼孢子体生长的适宜条件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巨藻的经济价值较高,国外对巨藻的研究较早,但到60年代才陆续进行培养幼体的研究。1978年巨藻配子体自墨西哥引进我国后,短期内发育为孢子体。  相似文献   
2.
巨藻 Macrocystis pyrifera 配子体实验是在光强3,000勒下进行,以每日光照时间分为4、8、10、14、18和24小时等6组,孢子体实验以光照强度分为500、2,000、3,000勒3组。水温均为10~12℃。所得结果: 1.在光强3,000勒下,光照时间对巨藻胚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形成的影响不大,每日光照8~14小时是雌配子体生长的适宜光照时间,雄配子体为8~24小时。每日光照8~14小时是巨藻配子体发育的适宜光照时间,每日光照10小时为最佳光照。雄配子体发育的适宜光时为每日光照8~24小时。2.巨藻幼孢子体所需要的光照时间,随光强的减弱而相应地延长。幼孢子体生长在3,000勒下,以每口光照8~12小时为宜,10小时为最适光照。在2,000勒下,每日光照略短于16小时为宜。500勒下,以光照20小时为最适光照。过短的光照限制了幼体的生长,光照过长引起严重白化死亡。3.首次发现巨藻幼孢子体在光强500勒每日光照20小时下,其长宽生长速度大大超过生长在光强3,000勒,每日光照10小时的藻体。据此认为,对巨藻幼孢子体培养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选用低光强长光照为宜,以500勒每日光照20小时最好。  相似文献   
3.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Harv.)Suringar]属褐藻门褐子纲海带目(Lamina-riales)翅藻科(Alariaceae),是重要的经济海藻之一,在我国舟山群岛、嵊泗列岛、青岛、烟台、大连等地都有其自然分布。裙带菜是一种有明显世代交替的一年生海藻。关于裙带莱的发育形态,前人已有报道。1970—1972年我们在青岛进行人工育苗、养殖试验的过程中,对其发育形态与生态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观察与描述。在裙带菜的生活周期中,明显地分为配子体(单倍体)和孢子体(双倍体)两个阶段,其形态完全不同。即使在同一发育阶段中,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也会引起形态上的变  相似文献   
4.
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除用做工业原料、饲料外,可望成为一种新的能源,因而引起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美国首先开展了巨藻人工养殖的研究,Neushul(1963)报道了人工育苗的研究,70年代初North报道过人工成批量培育巨藻幼孢子体,用于底播增殖。1978年我国自墨西哥引进了巨藻。在刘恬敬研究员和索如瑛副研究员的指导下,于1980年开始研究光对巨藻配子体生长发育和对幼孢子体生长的关系,以期为较大规模的人工育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是根据光照强度对巨藻配子体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结果写成的。  相似文献   
5.
裙带菜育苗期,需添加氮、磷肥,也需要部分铁肥。本文通过试验,找出最佳用量:氮、磷浓度比为2:0.2~4:0.4ppm。铁对幼藻有促进生长、延缓和减轻发病的作用。幼藻需铁量随藻体的增长而加大,小于8列细胞的幼藻,铁浓度以0.1ppm 为佳,体长1厘米以上的,铁量在1ppm 时生长最快。在培养海水中,加入适量海泥浸出液,对幼藻病烂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1978年8月28日,从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圣托马斯(Santo Tomas)藻场,采到成熟的巨藻孢子叶数十片,另有幼藻48棵。将孢子叶和幼藻运到恩塞纳达(Ensenada),并在当天晚上采孢子,获得一批胚孢子和配子体。将其中30棵幼藻和配子体,分两批用低温水运的方法,从恩塞纳达启运,分别经9天与8天运到青岛,幼藻和配子体全部成活。运抵青岛后,将幼藻移植在浮筏上和海底浮绳上培养至1979年的7月,体长达11米以上。配子体置于室内培养,培养液用消毒、过滤后的海水,并添加营养盐:N 4 ppm,P 0.4 ppm,Fe 0.04 ppm以及一些海泥浸出液。培养水温为7—13℃。培养用海水每隔3天更换一次。光照强度为500—2000米烛,以8L/16D 为一光照周期。配子体于室内培养13天,配子体性细胞成熟,71天后,幼孢子体个体长度一般为0.1—0.5厘米,大者1.0厘米。将这些幼孢子体移到海上用浮筏培育。在浮筏上培育60天后,藻体长度已达10厘米左右。在直径0.5厘米、长度12米的红棕绳上,共培育出巨藻幼苗10万余棵。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育苗期的裙带菜各阶段对温度的要求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配子体的形成、生长、发育,孢子体的形成、生长等各阶段对温度的反应不一。配子体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5~24℃,发育的最适范围为20~24℃。孢子体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5~21℃,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4~18℃。  相似文献   
8.
1.在巨藻生长发育过程中,依附着器的变化,可划分为卵囊附着期、假根毛附着期、吸附盘附着期和假根附着期四个时期。2.假根毛的各生长阶段形态不同,在生长后期的部分假根毛顶端产生叉状分枝。3.大于1毫米的幼藻,假根毛的数量随光强的提高而增加。有趣的是生长在尼龙丝上、位于弱光下的幼藻,它们的假根毛通常螺旋状缠绕在尼龙丝上。4.幼藻的早期假根与成藻假根一样,有明显的背光性。5.10~15℃的水温,是早期假根产生的最佳范围。6.在巨藻幼苗的生产中,除掌握适当的采孢子密度和适宜光照、温度外,选择适当的附着基,经常保持育苗器的清洁,让幼藻各阶段的附着器,都能直接接触育苗器,是避免脱苗保持苗全苗旺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1.在水温10~13℃,光照强度500勒、每日光照20小时的条件下,巨藻配子体的生长、发育速度快于2000勒、每日光照16小时和3000勒、每日光照8小时组。 2.巨藻幼体从低光强500勒、每日光照20小时的培养条件下,大幅度地调至光强2000勒、每日光照16小时和光强3000勒、每日光照8小时下,除了幼藻体长和早期附着器的生长速度减慢外,对幼藻叶片色泽、健康和早期附着器均无损伤。 3.在幼藻培养过程中,大幅度地调整光照强度时,必需给予培养光强下的最佳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10.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Harv.)Suringar]属褐藻门褐子纲海带目(Laminarimes)翅藻科(Alariaceae),是重要的经济海藻之一,在我国舟山群岛、嵊泗列岛、青岛、烟台、大连等地都有其自然分布。裙带菜是一种有明显世代交替的一年生海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