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八须鲶,由于适应性强,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另可促进伤口愈合,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深受市场欢迎,在我国得到广泛养殖,是一种发展前景良好的水产养殖品种。据统计,我国2016年八须鲶养殖产量为45万t(渔业统计年鉴,2016),主要养殖地区在四川、江西、辽宁、湖北、湖南、广东及广西。2018年,笔者在湖北省潜江市竹根滩镇养殖户熊苗苗的0.7hm^2(10亩)养殖池塘进行了八须鲶养殖试验,取得初步成效。当年投放规格25~30g/尾鲶鱼苗3300尾/667m^2,养殖4个多月,产量近7.5万kg,纯收入5万余元。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为冲积型平原,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水生动植物种类众多,水资源十分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潜江市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潜江龙虾头小尾大、爪粗壳亮、鳃丝洁白、腹部干净、味道鲜美的独特品质.潜江龙虾养殖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国小龙虾产业的迅...  相似文献   
3.
“虾稻共作”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虾稻共作属于一种"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克氏原螯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克氏原螯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1养殖条件1.1稻田选择养虾稻田应是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保水性能好,土质最好为壤质土,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涝不渍不旱,尤其是冬季,要保障稻田能上足  相似文献   
4.
养殖密度对黄颡鱼生长、饲料利用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探讨了在3种养殖密度下(14、28和42尾/箱,换算成生物量为1.85、3.71和5.56kg/m3)黄颡鱼的生长、饲料利用和能量收支。结果显示,摄食率、蛋白质摄食率不受养殖密度的显著影响,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储积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显著下降,导致湿重、干重、蛋白质、脂肪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和终末湿重显著下降。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生长能占食物能和同化能的比例显著下降,代谢能占食物能和同化能的比例显著上升,粪能和排泄能占食物能的比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虾蟹鳜池塘生态养殖是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具有投入少、效益高,生产的产品品种优的优势。湖北省潜江市水产科技人员在潜江推广应用面积2.5万亩,亩产值达9500元。湖北省是千湖之省,是全国最大的水产养殖区,全省水产养殖面积1048万亩。如何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养鱼不赚钱的难题,成为了全省水产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渔民朋友的迫切愿望。潜江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发挥水产创新团队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