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点叉尾(鱼回)属鲶形目,鲥科,亦称沟鲶,为广温性鱼类.在我国除池塘养殖外,大型水库网箱养殖尤为盛行.随着集约化生产能力的加大,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尤其是最近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鲥鱼疾病,极大的影响了斑点叉尾(鱼回)的产量、效益.现将目前对斑点叉尾(鱼回)肝胆综合征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水族箱养殖,通过150d的生长试验,对黄斑鳝、青黄斑鳝、青斑鳝3种不同体色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绝对增重、增重倍数、体重绝对生长率均以黄斑鳝最高,分别为27.6g、2.88、1.84g/d;青黄斑鳝次之,分别为22.4g、2.33、1.49g/d;青斑鳝最低,分别为15.5g、1.58、1.03g/d。黄斑鳝的生长速度较青黄斑鳝和青斑鳝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青黄斑鳝与青斑鳝之间的生长差异也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1985-1990年作者对杂交种荷元鲤进行了连续三代人工雌核发育诱导,对其后代体色分离、雌雄比例等性状进行了观察研究。以杂交种为诱导材料,采用阻止第二枉体释放的方法使染色体加倍,刑连续三个世代的雌核发育后代在体色方面仍出现分离。由此可见,若要快速建立纯系或从杂交种  相似文献   
4.
一、养殖实例(一)套养颖鲤1.颗粒饲料为主的养殖1989年湖北省大沙湖农场宗升已1个10亩精养塘,以培育大规格草鱼种为主,投放草鱼种4万尾,鲢2.5万尾,鳙0.8万尾,鲂0.7万尾。5月21日套养3—4厘米颖鲤400尾。年底干池验收,草鱼种平均重50克以上,亩产105公斤,产值1155元;鲢及鳙224  相似文献   
5.
6.
以鲢、鳙正反交所得1龄鱼种(分别记为正交鲢♀×鳙♂、反交鲢♂×鳙♀)进行生长及体型对比试验,饲养150 d.结果表明,反交比正交在体长和体重的增长上分别快9.28%、32.86%;同时,体重日绝对增重率,正交为46.22%,反交为61.87%.从体长和体重的变异系数看出,正交的变异程度大于反交.对杂交1龄鱼种与同等规格的标准鲢进行体型对比的结果表明,杂交鲢具有体较高、头较大、尾鳍较短的特点;反交比正交具有体较高、头较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性转变与体重、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黄鳝性别与体重关系密切,体重在50.0g以下的黄鳝,均为雌性个体;体重在50.1~75.0g的黄鳝,开始出现性转变;体重在100.1~125.0g,雄性比例开始超过雌性的比例;体重在125.1~300.0g之间,随着体重的增加,雄性比例逐步增加,而雌性的比例逐步减少;体重超过300.0g的个体,则全部为雄性个体。1龄、2龄黄鳝均为雌性个体,3龄黄鳝开始出现性转变,4龄黄鳝的雄性比例超过雌性比例;5~8龄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性比例逐渐减少,雄性比例逐渐增加;9~11龄的个体,仍然有雌性个体。  相似文献   
8.
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水温19-25℃下,采用HCC PG LRH-A2和催产灵1号 LRH-A2这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催产率均为100%;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92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3cm以上规格苗种742.2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7%。  相似文献   
9.
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研究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轮虫体内氮向鲢,鳙鱼苗体内的迁移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向鲢苗的速率高于鳙苗,人工光照时,轮虫体氮向两种鱼苗的迁移率连续上升,无昼夜变化,并且向鲢苗的速率亦高于鳙苗;水温21℃时,鲢,鳙鱼苗对轮虫氮的利用率分别为82.23%和82.98%,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关于鲤鱼营养学研究1.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最重要的营养成份,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因此研究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含量就成为鱼类营养学家们普遍关注的课题。迄今所报道的鲤鱼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有较大的差异(表1)。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试验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