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葛筱琴 《科学养鱼》2004,26(4):63-63
梅鲚、银鱼、白虾素有太湖三宝之称,梅鲚鱼产量约占太湖常年渔获量60%以上,每年9、10月份是捕捞生产的旺季。该鱼肉质细嫩鲜美,富含脂肪,营养丰富,特别是软骨富含钙质,为群众喜食。大多地区干制加工,现很多水产冷冻厂将大量新鲜梅鲚鱼冷冻贮藏作为罐头食品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江苏省某地区稻田综合种养基地内(“稻-蟹”及“稻-虾”)养殖水环境及水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特征与生态风险及健康风险,利用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MS/MS),选择6个养殖区,根据生长周期,跟踪监测养殖水环境及同期水产品(虾、蟹)中208种农药残留情况,并根据商值法对养殖水环境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利用食用安全风险指数对水产品进行食用安全分析。结果表明: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环境中检出农药的主要类型为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平均质量分数为0.33 μg·L-1,同时有少量杀虫剂、杀螨剂、增效剂有检出;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稻虾、稻蟹农药残留的主要类型为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平均质量分数为6.1 μg·kg-1 (以湿质量计)。养殖水环境中农药主要来源于养殖前期环境中残留或外源性污染,随着养殖时间延长,农药含量整体趋向于减少,通过对养殖水环境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发现各抽样点位联合风险商值(RQ)均在0~1之间,属于中风险,对环境仍具有一定的压力,除草剂等类型农药应引起重视;在监测周期内,水产品中大部分农药的残留量逐渐减少直至未检出,仅有部分点位杀菌剂有少量存在,通过对同期虾、蟹的健康风险进行分析发现,平均食品安全指数远小于1,农药残留的食品安全风险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江苏典型斑点叉尾鮰养殖区多环芳烃(PAHs)残留水平和生态风险及健康风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根据生长阶段跟踪监测了江苏主要养殖区养殖塘斑点叉尾鮰鱼体、池塘水体和底泥中多环芳烃残留;采用Kalf风险商值法,进行池塘水体生态风险评价;利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对池塘底泥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并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斑点叉尾鮰食用安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在鱼体、养殖水体、底泥中,16种PAHs总检出率为100%,但致癌性物质苯并[a]芘均未检出,单体Nap、Phe、BaA、Pyr、Chr、Flu、Ace为常见检出物,其中Phe检出率达100%,Nap达到80%以上。结构组成上,鱼体、养殖水体均以2~4环为主要成分,底泥结构较为复杂,以3~4环为优势组分。鱼体中(以湿质量计)总PAHs含量范围在11.75~60.02μg·kg~(-1),对食用斑点叉尾鮰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成人的风险范围为2.25×10~(-9)~5.80×10~(-7)a~(-1),致癌风险远小于最大可接受水平,处于致癌风险控制水平。池塘养殖水PAHs含量范围在0.03~0.46μg·L~(-1),总体上生态风险程度为低风险,但单体Nap、Phe及部分池塘中Ace、Pyr及Fla处于中等风险水平,其他单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忽略。底泥(以干质量计)PAHs含量在24.48~145.04μg·kg~(-1),总体上PAHs对生物毒副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食品梅鲚、银鱼、白虾素有太湖三宝之称,梅鲚鱼产量约占太湖常年渔获量60%以上,每年9、10月份是捕捞生产的旺季。该鱼肉质细嫩鲜美,富含脂肪,营养丰富,特别是软骨富含钙质,为群众喜食。大多地区干制加工,现很多水产冷冻厂将大量新鲜梅鲚鱼冷冻贮藏作为罐头食品生产原料。现将以太湖梅鲚鱼为原料,制作油爆五香梅鲚鱼这一旅游休闲食品的加工工艺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郾原料及其要求新鲜梅鲚鱼、冷冻梅鲚鱼(冻品要求色泽正常,气味正常,无酸败味及其他变质异味且组织紧密,有弹性)。2郾调味液由桂皮、白砂糖、料酒、味精、生姜、辣椒、醋、盐…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水体中溴氰菊酯残留的检测方法及不同条件下(曝气水体、不曝气水体、河蟹养殖水体)溴氰菊酯的降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溴氰菊酯用石油醚萃取脱水后直接GC-ECD检测,回收率达到80%~110%,前处理方法简单,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1μg/L,方法准确可靠,适合水体中溴氰菊酯农药残留的检测;配制的1ng/mL、10ng/mL、50ng/mL三种浓度的溴氰菊酯水溶液,在曝气的条件下24h降解了44.2%~72.4%,在静置的条件下24h降解了7.5%~26.2%,溴氰菊酯浓度越高降解得越快;在养殖河蟹的水体中同样高浓度比低浓度溴氰菊酯降解快。  相似文献   
6.
以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复方中草药对其肌肉和肝胰脏中几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添加复方中草药的饲料60 d后,与对照组相比,青虾肌肉和肝胰脏中溶菌活性、抗菌活性、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不明显(P>0.05)。肌肉中的血凝活性敏感度低以至无法测出,肝胰脏中的血凝活性试验饲料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和肝胰脏中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对增强青虾免疫活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葛筱琴 《科学养鱼》2003,(10):61-61
1.原料及其要求 新鲜梅鲚鱼、冷冻梅鲚鱼(冻品要求色泽、气味正常,无酸败味及其他变质异味且组织紧密,有弹性)。 2.主要生产设备 冷库、洗鱼机、远红外烤箱、真空封口机、立式杀菌锅、冷却池。 3.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冻鱼→解冻→清洗→去杂质→沥干→调味腌渍→晾晒→电烤→拦涂蛋清液→撒匀芝麻→烘烤→二次调味(撒适量椒盐粉、胡椒粉)  相似文献   
8.
溴氰菊酯对河蟹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换水式渔药毒性试验的方法,在水温20-23℃条件下,用敌杀死(每升含溴氰菊酯25 g),分别对3种不同规格的河蟹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成蟹、幼蟹、扣蟹48小时LC50值分别为2.19μg/L、1.01μg/L、0.67μg/L;96小时LC50值分别为0.65μg/L、0.42μg/L、0.31μg/L;安全浓度分别为0.15μg/L,0.19μg/L,0.46μg/L。  相似文献   
9.
养殖水体中敌百虫的残留检测和降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养殖水体和不同pH值条件下,采用HLB小柱固相萃取处理水样,进行敌百虫残留的检测和降解分析。检测简化了前处理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1μg/L,回收率达到80%~110%。配制的250 mg/L、500 mg/L两种浓度的敌百虫水溶液,在中性的条件下24 h降解了15%,碱性条件下24 h降解了100%,pH值越高降解越快。在养殖河蟹的水体中,高浓度的敌百虫溶液比低浓度敌百虫溶液降解。  相似文献   
10.
恩诺沙星在水产品中残留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恩诺沙星是水产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目前国内对恩诺沙星在水产品中残留的风险评估尚属空白,文章从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等方面综述恩诺沙星在水产品中残留的风险评估.恩诺沙星对试验动物表现为低毒性,人类每日安全摄取量为120 μg/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