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摸清白洋淀的污染现状,受农业部渔业局委托,天津市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007年对白洋淀的污染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1调查时间、地点、项目1.1时间2007年的6月20日、2007年的9月7日共进行了2次的水质、底质环境调查。1.2地点调查地点安排在白洋淀常年有水的地点,示意图见图1  相似文献   
2.
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渔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内外两个市场。药物残留是目前中国水产品最为严重的危害因素之一,具有代表性的种类包括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氟喹诺酮等。尽管国家已经对这些药物的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人工鱼礁建设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作用效果,在汉沽示范区已投放人工鱼礁海域进行了跟踪监测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投放1年的礁体表面90%以上被生物覆盖,附着厚度10~15cm,附着生物以长牡蛎、密鳞牡蛎为主要优势种,单位面积附着量6.25kg/m2。实验数据显示附着的牡蛎及其它生物生长良好。从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卵、仔稚鱼密度分布以及礁体生物附着状况来看,人工鱼礁区良好的生态效应已初步显现。在礁区周围的海底出现了以礁体为中心的高生物量区向四周扩散的趋势。从生物多样性和总生物量的角度来看,汉沽示范区人工鱼礁对改造局部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泥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现已成为养殖前景较好的淡水名优品种。为探索泥鳅鱼温室养殖技术,2003年至2004年,笔者在天津市北辰区荣亿水产养殖公司的8个温室内进行了泥鳅养殖试验。2004年每亩获利润4.2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试验地点与规模试验地点位于北辰区西堤头镇芦新河村荣亿水产养殖公司内。温室大棚8个。每个大棚内池塘面积600m2,总试验面积4800m2。温室东侧配备一个2亩的净化池。1.1.2池塘设施温室进排水设施齐全,水源充足,东西走向,长方…  相似文献   
5.
董学鹏  李彤  于洁  孙万胜 《河北渔业》2019,(5):13-15,48
经济效益是每家生产企业追求的目标,池塘养殖业因为追求高效益,采取了高密度养殖,这样势必会造成病害传播及养殖水域的污染。现在渔业发展对养殖水体环境及排放的要求非常重视,我国在2018年制定了水产养殖水排放标准,养殖者必须遵守。近年来我中心对天津市的62家水产生产企业进行了尾水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大部分池塘富营养化、COD超标,尤其是高密度养殖池塘。多年来水产工作者摸索了各种养殖模式,不断探索池塘养殖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破坏养殖水域环境的养殖模式。2016年,通过参观学习交流,摸索出了适于天津的池塘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集成”。它是将一片池塘分成生态净化区、水质净化区、养殖水槽3个区域,水体在池塘中循环流动,养殖水除蒸发和渗漏需适当补水外,养殖水达到零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此养殖模式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和提升的空间,对池塘养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017年开始进行了3个养殖企业的试点建设,2018年开始向全市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以期为这一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2013年5月、8月对天津大神堂浅海活牡蛎礁区生物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监测,利用侧扫声纳系统扫描分析,天然活体牡蛎礁已遭到严重破坏,保存良好的仅为60hm2。调查结果与近三年比较,浮游植物、大型底栖生物、鱼卵仔稚鱼、游泳动物平均密度有所增加,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及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等游泳动物平均资源量降低较为明显。笔者提出,建立天然牡蛎礁核心保护区,在加强监管,开展集鱼型海洋生物资源养护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改善浅海生态环境状况,达到部分修复当地已经消失的活牡蛎礁,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遏制生态系统的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