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近年来,我们在对我国鲚鱼的调查研究过程中,经常采到许多断尾标本,有的几乎失去整个尾鳍和尾部,但它们仍然能继续生活,并具有旺盛的再生能力,重新长出新的尾鳍。在鱼类中失去了尾鳍和尾部能够继续生活,又能重新长出新尾的种类不多,具有鲚鱼这样再生能力的种类则更为少见。因此,在进行分类鉴定时,有时会把它们误认为是新类型,而难以确定其分类位置。这里把我们平时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一、淡水水域生态类型水是生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陆生动物体内含水量约为体重的5%,水生生物体内含水量约为70~90%,鱼体含水量一般在70%左右,没有水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将停止。鱼类不仅体内含水量较高,除少数种类外,终生生活在水里,没有水环境就没有鱼类,因此水对鱼类来说,较陆生动物更为重要。我围淡水资源比较丰富,仅次于巴西和苏联,居世界第三位。据统计,我国内陆水域总面积在3亿亩左右,(其中湖泊水面8  相似文献   
3.
<正> 一、生态系统的含义及研究目的1.什么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Ecosystem)是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在三十年代提出来的。关于生态系统的研究,近年来发展很快,在生态学中占着突出的地位,已引起人们普遍注意。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说,一个种群或一个群落在自然界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和外界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环境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而  相似文献   
4.
<正> 一、水域生态系变化规律淡水水域的生态环境变化形式多种多样,如河流改道、湖泊变形等。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经常可以看到关于这方面的描述。最著名的如黄河,它的中下游河床经常改道、泛滥成灾,变成了一条害河。只是到了解放后,才逐渐得到控制。在长江中  相似文献   
5.
有不少水产养殖场由于增氧设备不全,常发生鱼类浮头死亡现象;在运输鱼苗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由于途中缺氧,使鱼苗大批死亡。为此,特向广大水产养殖工作者介绍一种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新产品CPO型供氧剂。该产品的主要成份为过氧化钙,白色或淡黄色结晶颗粒,易于贮存和携带,遇水时则分解放出氧气,由于该产品无嗅无毒,不污染环境,因此,国外80年代就开始广泛采用。最近,南京大学化学系研制成功了CPO—Ⅰ型供氧剂,并在江苏省吴县无机化工厂生产,除了增氧以外,该产品还可以杀菌、解酸、净化水质,可用于鱼浮头的急救、活鱼运输、污水处理、水果保鲜等。  相似文献   
6.
<正> 从前面四讲中,可以看出鱼类生态学涉及的范围很广,研究的问题很多,因此关于它的研究方法也十分复杂。概括起来说,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 1.水域里各种生态因子的调查方法;不同的鱼类在生活过程中组成和变动原因等。2.鱼类生态学研究方法中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原理,即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本文将重点介绍第二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淡水水域的生态环境变化形式多种多样,如河流改道、湖泊变形等。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经常可以看到关于这方面的描述。最著名的如黄河,它的中下游河床经常改道,泛滥成灾,变成了一条害河。只是到了解放后,才逐渐得到控制。在长江中下游有许多湖泊和沼泽地带,它们也经常变形或淤塞成陆地。如在湖北省和湖南省江段两岸,古称云梦泽。云梦本为二泽,位于江南的叫做梦,位于江北的叫做云,  相似文献   
8.
鱼类生态学是研究鱼类的活动、习性、繁殖、生活、数量消长和分布、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复杂而又密切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对保护鱼类资源、合理捕捞以及渔业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本编辑部特约南京大学生物系袁传宓副教授为本刊撰写鱼类生态学基础知识讲座。共五讲,从本期起,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9.
目前江苏省及全国许多地区淡水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经济效益显著,这是可喜的一面,但根据作者长期实地考察和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来看,各地在发展淡水水产养殖业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急待研究解决。本文拟根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五种淡水鱼类的颜色视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鲢鱼、鲫鱼、罗非鱼、乌鱼及黄鳝的色光条件反射等试验,证明这五种淡水鱼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辨色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