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稻田复种轮作下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及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削弱长期连作障碍,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复种方式,综合分析稻田复种轮作系统下周年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稻田CO2和CH4不同季节排放量趋势一致,均是晚稻>早稻>冬作物,而N2O排放与之相反.从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来看,CO2排放总量明显高于CH4、N2O排放总量.处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紫云英还田配施减量氮肥的作用机制,为南方稻田合理施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在"紫云英-双季稻"复种型农作制度基础上,采用大田试验,设置3个梯度的紫云英还田量,并配施相应的减量氮肥,以常规施肥作对照,分析不同紫云英与氮肥配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情况以及氮素积累的影响,并利用施氮量和水稻产量建立纯N-紫云英-水稻产量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紫云英27000 kg/hm2+纯N 120 kg/hm2有提高早稻产量的趋势,紫云英45000 kg/hm2+纯N 60 kg/hm2的晚稻产量最高,从全年产量来看,紫云英36000 kg/hm2+纯N 90 kg/hm2表现最佳.与常规施肥相比,翻压紫云英还田可以提高早稻中后期干物质积累比例,提高植株氮素积累量和氮收获指数.紫云英替代系数的变化表明,在早稻供氮量充足的情况下,随着紫云英还田量在全部施肥量中比例的增加,紫云英替代氮肥效应的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
探讨禁渔后鄱阳湖克氏原螯虾的群体分布现状,为制定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政策提供资料,以实现克氏原螯虾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2021、2022年5—9月,分别对鄱阳湖9个县(市)14个位点的克氏原螯虾进行调查,测量了体质量、全长、体长并进行性别鉴定,并基于9个形态性状和10个可量比例参数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群体雌雄性比约为0.9:1,平均丰满度为0.0431±0.0076(0.0205~0.0714)。除余干瑞洪、康山和程家湖3个位点的水域采集到一定数量克氏原螯虾,其他水域数量很少。聚类分析显示,余干水域的3个克氏原螯虾雌雄群体中,瑞洪群体与程家池群体亲缘关系较近,康山群体与其他群体关系较远。判别分析显示,3个克氏原螯虾雌雄群体的判别函数,雌、雄虾的综合判别准确率分别为82.74%、79.16%,与聚类分析的结果相近。结果表明,2021—2022年鄱阳湖克氏原螯虾呈现出个体小、分布散及资源量显著下降的情况;余干水域3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形态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长江中游稻田不同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筛选适合长江中游地区利用的高效种植模式,选取紫云英-早稻-晚稻(CK,CRR)、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CRI)、油菜-早稻-晚稻(RRR)、油菜-早稻-甘薯||晚大豆(RRI)和马铃薯-早稻-晚稻(PRR) 5种长江中游典型稻田种植模式,通过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连续的田间试验,比较长江中游典型种植模式的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结果显示:2 a间,各处理的年总光能利用率均高于对照处理,除2020年油菜-早稻-晚稻外,各处理的年总光能利用率显著高出对照处理10.98%~35.37%和22.22%~50.00%(P<0.05)。2 a间,油菜-早稻-甘薯||晚大豆的周年光能生产效率和年总光能利用率较高,其次是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2 a间,除CRI外,其余3个处理的周年积温生产效率均显著高出对照处理8.28%~25.44%(2019年)和21.09%~26.78%(2020年)(P<0.05)。冬种紫云英处理(CRR、CRI)的年有效积温利用率均较高,处理CRI和处理CRR(紫云英-早稻-晚稻)表现较好,提高了积温利用率。连续2 a均是处理CRI的综合效益加权关联度最大,分别为0.75和0.81,综合效益最优。在综合考虑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土壤质量、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的情况下,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模式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
选择三种不同养殖系统的水源与养殖区作为水温监测区,经28d的水温及环境气温的分时监测,发现嵌入式集装槽平均水温低于室外池塘和陆基鱼槽;另对水温峰值点进行对比,发现嵌入式集装槽水温持续稳定在最低点。可见,嵌入式集装槽能较好控制水温,解决水源与养殖区水温波动过大造成鱼类应激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特点,规定了开展鱼种饲养所要开展的工作和掌握的关键技术,操作性强,有利于推动我省淡水池塘养殖技术创新升级,实现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改造后的池塘圈桶模式的养殖效果,通过使用改造后的池塘圈养桶系统养殖湘云鲫。经过5个月的养殖得到圈桶养殖湘云鲫成活率为70.44%,养殖规格为245.64g/尾,圈桶产量为17.22kg/m3,换算成5×667m2的产量为1390kg/667m2。养殖系统水体氨氮、总氮和总磷会随着养殖进程而升高。最高时圈养桶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2.96mg/L、7.86mg/L、0.56mg/L,池塘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2.95mg/L、7.68mg/L、0.80mg/L,出水口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1.24mg/L、4.36mg/L、0.21mg/L。结果表明改造后池塘圈桶系统可以养殖湘云鲫,但整体水处理效果不理想,后期鱼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池塘圈养桶”、“陆基分区”和“池塘推水养鱼”三种养殖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均存在水处理不充分和养殖病害控制难等问题,从而提出一种新的养殖模式,即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模式,养殖实验结果证明可以实现水循环利用和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检测渔业水质中尿素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31mg/L,当尿素含量在0.1~5.0mg/L范围时,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分别测定高、中、低3个浓度的加标样品,回收率为86.0~109.0%,相对标准偏差为0.9~2.9%,加标回收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该方法简单、灵敏、干扰少、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广,能满足对渔业水质中尿素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的应用效果,使用该系统进行了革胡子鲶、罗非鱼、彭泽鲫和赣昌鲤鲫四种鱼类的养殖试验。经过99d的养殖,四种鱼类养殖过程中均未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和病害发生的情况,革胡子鲶、罗非鱼、彭泽鲫和赣昌鲤鲫养殖产量分别达到了43.81kg/m3,17.40kg/m3,17.96kg/m3和11.65kg/m3。养殖过程中,养殖水质保持稳定,未向外排放养殖尾水,未使用渔药。养殖试验表明:淡水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以用来养殖以上四种鱼类,而且能够达到环保高效的养殖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