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福建省渔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随着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福建省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渔区应运而生.据2010年统计,依法登记且比较规范的渔民专业合作社达1500多个.这些渔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有效促进了当地渔业经营规模化、产业化,提高了渔民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渔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其合法权益也进一步得到维护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2012年06月—2014年09月期间,收集野生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5 775粒,经培育成活5 246粒,存活率90.8%。亲螺的繁殖期为6—9月,水温在26℃~30℃时为产卵高峰;卵囊呈梯形、马鞍状、透明,单个卵囊卵粒数量309~472粒,平均381粒。在日常饵料中补充金藻、角毛藻等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 unsaturated fatty acid,HUFA)含量较高的单胞藻,可提高存活率。3年来浮游幼体的变态率逐年提高,并培育出壳高3.08~15.91 mm的泥东风螺苗1 733.85×104粒,同时对泥东风螺从受精卵到变态为稚螺的整个发育过程进行显微观察,共分16期。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大黄鱼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模式,提供大黄鱼增殖放流高质量标记鱼苗,2021年3月~6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承担了"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闽江口多元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模式示范与推广》课题子任务,在福建省联合课题成员单位开展大黄鱼增殖放流鱼苗繁育、锶元素标记研究示范和大黄鱼增殖放流活动,放流6cm规格大黄...  相似文献   
4.
<正>为提高养殖综合效益,根据商品鱼每年8-9月市场价格最高的特点,笔者在漳州采用深水位、高密度等技术和南养北销经营策略,开展大口黑鲈反季节养殖示范,为当地大口黑鲈养殖总结出一套高效养殖模式。一、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为土塘,沙泥底,水泥护坡,坡比1∶2,单口面积8~12亩,蓄水深度2.5~3.0米,养殖用水为地表水和深井水,水源充足,  相似文献   
5.
我国池塘养殖面积大、产量高,但因投饲量大也常引起水质的恶化,如通过大量排换水来维持养殖环境,不仅容易造成水质的急剧改变,使养殖动物产生应激、甚至发病,且因病害用药使得养殖成本上升,又影响着周围生态环境,也易带来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严重制约渔业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己构成严重威胁,与中央提倡“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相悖。  相似文献   
6.
以亚心形扁藻为实验对象,分别以NaNO3、CO(NH2)2和(NH4)2SO4作为氮源,KH2PO4和NaH2PO4作为磷源培养亚心形扁藻,并进行观察和计数,探讨不同氮源和磷源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中NaNO3、CO(NH2)2、(NH4)25O4、KH2PO4和NaH2PO4都能促进亚心形扁藻的生长,以CO(NH2)2和NaHl2 PO4实验组促生长效果较为明显,亚心形扁藻的生长速率CO(NH2)2(0.0 512)>(NH4)2SO4(0.0 325)>NaNO3(0.0 306);在正交实验中,以CO(NH2)2和NaH2PO4为氮、磷源的营养盐组合能够显著促进亚心形扁藻生长,该实验组指数末期藻细胞浓度达到6.1×105cell/mL,是亚心形扁藻作为生物饵料的理想投喂浓度.  相似文献   
7.
以小球藻为研究对象,利用小球藻比原生动物耐受氧化剂能力强的特点,往被原生动物污染的藻液中添加7组不同浓度的漂白粉,探讨漂白粉处理小球藻液的最适浓度.结果显示:在温度为25℃、光照为2 500 lx、盐度为26的条件下,以均匀泼洒全池后水体漂白粉浓度为15 mg/L时最利于小球藻生长,且能够有效杀除小球藻中的原生动物,藻细胞在2d内逐渐恢复,显微镜观察未发现原生动物,小球藻生长速度显著升高,达到了常规培养的藻细胞浓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