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亚硝酸盐对海水COD测定的影响及消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NO2对海水COD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监测规范中COD的测定方法不适合于NO2较高的污染海水,比较了氨基磺酸与叠氮化钠对NO2的掩蔽效果及测定方法。认为在依次加热氧化,冷却后加入固体KI,然后加入0.2mL深度为5g/L的NaN3再酸化,可以消除2mg/L以下的NO2-N的干扰作用,同时也提出了用氨基物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现场一次性和半连续培养实验研究了溶解态铝(Al~(3+))对海洋浮游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Al通过抑制束毛藻(Trichodesmium sp.)的生长使micro级浮游植物的总丰度下降,导致硅藻和甲藻的比重增加,进而改变micro级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而对pico级浮游植物的生长则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在培养后期通过促进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的生长使总丰度增加。并且,在溶解态Al的长期作用下聚球藻的生长仍受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20μmol·L~(-1)的Al显著促进了pico级浮游植物的总丰度及聚球藻的生长(P0.05)。溶解态Al对聚球藻生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促进其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和叶绿素a 4种光色素的合成,使光合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增大,进而使聚球藻的比生长速率及总丰度升高。同时,Al在促进聚球藻分裂生长的同时也促进了单位细胞内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鹏澳浮游纤毛虫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于2014年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对大鹏澳海域进行了浮游纤毛虫的调查,并采用多元分析方法研究了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共检出纤毛虫31种,隶属于4纲、8目、18属。纤毛虫平均丰度为1 487个·L-1(10~5 040个·L-1),以砂壳目(Tintinnida)、急游目(Stombidiid)和环毛目(Cyclotrichida)为主。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时空差异较大。浮游纤毛虫丰度在春季最高,冬季最低;种类在夏季最多,春季最少。此外,在鱼类网箱养殖区浮游纤毛虫丰度最高,而在王母河入海口最低。通过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发现,大鹏澳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差异主要与水体营养盐水平、温度和叶绿素a含量有关,且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汕头南澳-东山海域初级生产力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4年9月(秋季)、12月(冬季)、2015年4月(春季)、2016年7月(夏季)在南澳岛与东山岛之间的近海海域进行的生态环境调查,分析了该海域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变化范围为0.37~14.9μg/L,平均值分别为:夏季(8.2μg/L)>秋季(4.9μg/L)>冬季(1.52μg/L)>春季(1.47μg/L)。表层初级生产力的波动范围为0.6~45 mg(C)/(m^3·h),平均值分别为:秋季20.3 mg(C)/(m^3·h)>夏季18.2 mg(C)/(m^3·h)>春季14.4 mg(C)/(m^3·h)>冬季5.6 mg(C)/(m^3·h)。水柱初级生产力变动范围为14.1~3066.6 mg(C)/(m^2·d),平均值分别为:秋季1034.2 mg(C)/(m^2·d)>夏季715.5 mg(C)/(m^2·d)>春季453.4 mg(C)/(m^2·d)>冬季133.8 mg(C)/(m^2·d)。除夏季外,整个调查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为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夏季调查海域表层叶绿素a的浓度都较高,在南澳岛的南面出现一个叶绿素a的低值区。该海域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规律性较差。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与营养盐浓度在春季均呈显著正相关,但在其他季节相关性不强。氮营养盐在春季和秋季可能是南澳-东山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因子。为获得较好的渔业增养殖效益,应该根据初级生产力现状对该海域的养殖品种和规模进行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5.
海胆在不换水的暂养过程中,水中No_2~--N,No_3~--N,Po_4~(3-)-P,COD都随暂养天数而逐步升高;NH_4~ -N浓度在实验初,逐步升高,然后出现波动状态,海胆摄食量也随温度升高而递减。试验结果表明,海胆有很强的耐污染能力。作者据试验数据提出的有关建议,可节省人力和能源,有利于海胆的培育和开发。  相似文献   
6.
总氨、亚硝酸氮及养鲍污水对皱纹盘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因子总氨氮(TNH3-N)、亚硝酸氮(N02^--N)试验表明,当养鲍用水中非离子氨氮(NH3-N)为0.035mg/L以下或N02^--N为0.8mg/L以下时,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幼鲍的生长不产生明显影响;NH3-N对幼鲍生长产生影响的EC5(引起幼鲍生长速度减慢5%的浓度)为0.103mg/L,不产生影响的最大浓度为0.045mg/L。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水中TNH3-N、N02^--N对幼鲍生长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只是简单的相加作用。经回归表明,养鲍自污染水中,NH3-N是影响幼鲍生长的主要因子,它对幼鲍生长产生影响的EC5为0.022mg/L,不产生影响的最大浓度为0.0lmg/L,均比单因子试验结果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