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201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莨菪类药在我国医学界已进行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它具有改善机体微循环、提高内脏器官功能、改善生物膜活性的作用,可促进胞膜内外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调节神经体液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1985年以来,笔者曾用莨菪药作淡水鱼类的促生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莨菪类药物对尼罗罗非鱼、革胡子鲶都有较好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草鱼免疫反应中莨菪佐剂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草鱼免疫反应中莨菪佐剂性的初步观察赵建培(福州市郊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州350011)史维舟,陈昌福(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昌430070)已有研究报道指出,英若具有增强鱼类免疫力的作用[1]。但是,关于度著究竟是如何作用于鱼类的免疫系统,即为什...  相似文献   
3.
一龄以下的草鱼种,当水温稳定在25℃以上的季节(5-10月),常发生病毒性出血病,有红鳍红鳃盖型、红肌肉型、肠管充血型等不同症状,而且常与病菌性肠炎或烂鳃病并发,死亡率高达70%以上,素称“不治之症”,严重阻碍淡水养鱼生产的发展。近年来,经过中国微循习:与茛菪类药研究学会鱼病防治研究课题组的科技人员钻研,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罗非鱼在我区饲养已有20多年历史,现已成为我区许多池塘中的主养鱼而且在福州地区也广泛推广。以往罗非鱼需在有温泉的池塘中越冬,越冬期长达5—6个月,需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精饲料并造成死亡率高达20—40%,出塘的鱼种体质差。  相似文献   
5.
尼罗罗非鱼的饲料中添加莨菪1号进行对比试验,以罗非鱼的净增重为评价指标进行莨菪1号促进其生长效果分析,经饲养结果表明:莨菪碱对提高尼罗罗非鱼的产量效果较好,其合适添加量为每公斤饲料配2毫克莨菪1号。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在池塘中的低温越冬技术黄谚谚,赵建培(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福州350007)(福州市郊区水产技术推广站,350011)福州地区罗非鱼越冬以往多利用温泉越冬,水温一般保持在20±2℃(在此温度下,罗非鱼能够继续生长)。这种越冬方式需消耗大量的能源...  相似文献   
7.
8.
在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茶文化早已脱离的单纯的倒茶以及品茶等形式,而直接象征一种文化和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茶音乐成为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代表,茶农们在辛苦劳作过程中随口吟唱的歌曲由于朗朗上口而广为流传。但是,到了当代由于茶音乐文化性太浓且缺乏现代乐理元素致使其逐渐衰微。因此,如何使茶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满足当前大众对音乐的需求,促进茶文化的传承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莨菪类药物主要有山莨菪碱、东莨菪碱、阿托品、樟柳碱等。莨菪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业已证明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主要有:1.兴奋循环和呼吸中枢;2.活跃与疏通微循环;3.封闭M受体和α受体,活化β受体,使能量重新安排;4.增强细胞膜的流动性,改善细胞代谢功能;5.凋节生理平衡!b.增强免疫力;7.解除全身平滑肌痉挛;8.改善心脏的功能;9.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据目前资料可知由细菌引起的鱼病多为革兰氏阴性细菌所致,因革兰氏阴性细菌能分泌内毒素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的构成成分,其主要成份脂多糖是一种高分子,因其化学结构独特,且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它能对肌体产生不利的反应(致死,出血坏死,发热,抑制酶系统等)。当用药物杀死革兰氏阴性细菌时,由于细菌解体,反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