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冬小麦品种对病害的综合抗病性是育种的迫切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在北高加索具有特殊的意义。在那里,小麦最重要的病害是锈病(叶锈、条锈和秆锈)和白粉病。叶锈病经常发生流行,因此,培育抗叶锈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抗叶锈育种比较复杂,因为叶锈菌夏孢子在那里能很好地越冬,在流行的年份能产生多少世代尚不明确。此外,在它的群体中经常发生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除供蔬菜食用外,还是重要中药,并加工成光山药大量出口。近年来由于红斑病的危害,使薯蓣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薯蓣块茎从芦头到40cm以上处均可受害,产生红褐至暗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的  相似文献   
3.
白术根腐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术是名贵药材之一,近年在河北省有较大面积栽培。但是,白术受根腐病为害极严重,一般田块死苗30-40%,重者死苗80%以上,甚至绝收,致使一些药农不敢种植。  相似文献   
4.
药剂处理种栽及生物防治白术根腐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剂处理及生物防治白术根腐病的效果。[方法]用多菌灵浸、拌种栽,收获时调查根茎腐烂率和根茎产量。多菌灵、百坦、粉锈宁拌种,设不拌药对照,播后不同时期调查死苗率。用6个菌株悬浮液浸种,收获时调查根茎腐烂率,实测根茎产量。[结果]多菌灵处理有明显防病效果,浸种优于拌种,防效分别为54.1%和37.7%。百坦拌种的效果最佳,依次为粉锈宁、多菌灵,三者播后70 d的防效分别为100.0%、83.6%、53.9%;但播后130 d 3种药剂均已基本无效。芽孢杆菌B-5和B-6的防治效果极显著,分别为77.6%和79.2%,根茎增产分别为59.8%和76.8%。[结论]播种前药剂处理种栽,能有效地防治白术根腐病,但药剂的持效期有限;百坦、粉锈宁拌种的效果优于多菌灵。两个菌株悬浮液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2000~2003年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田间发生消长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田间病残体是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初侵染来源;播种期、施氮肥量、前茬作物和气象因子都会对该病害的发生程度产生影响;提出了以清除病残体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白术根腐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腐病是白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危害大,防治难,必须运用综合防治方能奏效。作者通过田间调查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设计综合防治技术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不传播根腐病;带菌术栽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之一,从根腐病越重的田块所收获的术栽,其带菌传病的强度越高;用贮藏期间受潮伤热的术栽播种,根腐病显著加重;白术连作的,根腐病死苗率普遍较高,前茬为禾本科作物及薯蓣、黄芪、南星、补骨脂的发生较轻,前茬为棉花、甘薯、的发病较重;田间积水处的根腐病死苗率均比不积水的严重;根腐病发生与土壤肥力有密切关系,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氮、水解氮和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无显著相关性。建立无病留种田,术栽贮存中避免伤热受潮,与非寄主作物实行多年轮作,科学水肥管理等,是综合防治根腐病的重要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7.
森林采伐作业对迹地径流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对森林采伐作业对迹地径流水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伐强度越大,对水质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野外观测方法,对森林采伐方式(皆伐、择伐、带状皆伐)对迹地光照条件和作业后天然更新质量进行了局部性研究。结果表明,更新树种不仅与种源有关,而且还与光照条件显著相关,即与森林采伐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珊瑚菜柄锈菌性孢子阶段的发现及北沙参锈病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沙参(植物名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为名贵药材,锈病是北沙参的重要病害,其病原为珊瑚菜柄锈菌Puccinia phellopteri Syd.。该菌虽早有记述,但迄今只见有冬、夏孢子阶段的报道,对其生活史及侵染循环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对甘薯黑痣病防效良好的药剂,首先采用滤纸片法在室内测定了1种生防菌剂和21种化学杀菌剂对甘薯黑痣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咯菌腈、咪鲜胺、多菌灵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在50 mg/L质量浓度下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75 cm、1.55 cm、1.20 cm和3.60 cm。用以上4种杀菌剂分别处理带病种薯、秧苗、土壤,进行甘薯黑痣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的效果不及3种化学药剂,咪鲜胺的效果最佳,其处理带病种薯的病苗防效为88.1%,处理秧苗、土壤的病指防效达到83.8%和9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