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大豆生育阶段与产量关系方面的研究,国内外曾有过报导。这些报导仅在大豆生育阶段与产量相关方面,或在不同栽培措施下研究大豆发育天数与产量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明确大豆各生育阶段的长短对产量性状作用实质,更有效地指导育种工作实践,本文在大豆品种资源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3.
播期对大豆不同节位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同一植株的不同结荚部位的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不同,但环境条件对其分布规律的影响未见报导。本文利用不同播期产生的环境变化,研究大豆不同节位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分布变化,了解环境对大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试验选用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九农17号为材料。分四期播种,第一期为4月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畜牧养殖业的到较快的发展,科学化的养殖技术也在养殖的过程中不断应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现代的规模化养猪场具体的规模化养殖过程,其中包含仔猪的饲养和管理技术,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及猪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5.
应用生物间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在网室中用SMV的10个毒株分别接种8个大豆品种。根据SMV毒株对大豆品种的浸染型资料,直接推导出大豆品种抗病性和SMV每株致病性的基因数和基因型。大豆品种和SMV毒株间存在11个限定性相应基因对,不同品种所含的抗病性基因数有所不同,其作用是品种的抗病性基因愈多,可能抗病性愈强。  相似文献   
6.
经连续9年分期分批对2659个栽培大豆品种进行了抗大豆食心虫性与其有关的形态学、生物学、化学因子关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果表明,品种抗虫性与株形(分枝,结英习性、分枝与主茎角度、生长习性)、茸毛(茸毛色、长度、密度)、英皮(英熟色、英皮隔离层细胞)、子粒(脐色、粒大小)等形态因子;开花日数、结英日数、生育日数等生物学因子;以及与子粒蛋白质,脂肪含量等化学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根据温雨系数预测大豆食心虫的危害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温雨系数预测大豆食心虫的危害程度赵爱莉,李楠,牛建光,高敏(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吉林市,132101)大豆食心虫是北方大豆生产中主要害虫之一,虫食粒率达10%~30%左右,严重影响大豆籽粒品质与产量。大豆食心虫的危害程度与气候、耕作制度以及天敌数量...  相似文献   
8.
大豆秕荚率与品种遗传差异及其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秕荚率与品种遗传差异及其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赵爱莉,梁振富,王大秋,高敏(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豆是多花多荚作物,有的品种在适宜条件下单株荚可达几百个。但是。由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及生长环境中某些因素影响,致使大豆有效荚数仅为结荚数的75%~80%...  相似文献   
9.
大豆特异高产株型的构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高产理想株型的研究,国内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并已进行深入的研究。盖均益教授通过群体生理研究指出,高产类型的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干物重、荚干重、粒干重在动态过程中比中、低产类型均较大,成熟时表现生物产量及收获指数均较高。其营养生长期相对较短而生殖生长期相对较长,两者的重叠期也相对较短,其产量在空间的分布垂直方向为均匀型,水平方向为主茎型或主茎分枝并重型。董钻教授通过研究指出,大豆生产是群体生产,大豆产量是群体产量,创造325公斤/亩的产量,必须建立相应的群体结构,应当育成适宜的株型材料。王喜良提出,亩产447——583斤的产量结构应是平方米株数38±14株,株粒数56±26,平方米粒数2000±400,百粒重20±3克。许冬梅先生提出,单位面积总荚数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r=0.934),可做为设计特定生态条件下高产模式的  相似文献   
10.
大豆共生固氮及氮肥施用改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