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集材拖拉机参展概况及分析本届展览会主要是芬兰两家公司展出集材拖拉机,由于北欧80%以上都是原木集材,所以展出的也都是原木集材机。展品的共同特点是:1.都能自装自卸,即带液压抓具。2.功率较大,一般都在76—180HP,3.载重量一般都在6—16吨。但两个公司产品又都各有侧重。(一)芬兰诺卡公司展品概况及分析该公司主要生产专用集材拖拉机,尤其以生产用于疏伐的集材设备而闻名,该公司每设计一种机型都慎重地考虑其经济性及广大用户的需要,当前,对用户的需要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细鳞鱼又名细鳞鲑,地方名江细鳞鱼,主要栖居于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韩国的主要河流。在我国该鱼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濒危种。为了保护中国北方这一珍贵的土著冷水性鱼类,近年来哈尔滨市  相似文献   
3.
一、我省淡水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我省地处东北地区,是产粮大省,但淡水渔业的发展不及南方,在健康生态化养殖方面也有些差距,所以,就目前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考虑在我省也尽快的促进及发展淡水养殖业的健康化、生态化。我们应该按照”发展效益渔业,加快渔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匙吻鲟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19.0~20.0℃,测定了匙吻鲟(体重156.42g±23.46g)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匙吻鲟幼鱼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率从1:00-17:00呈上升趋势,17:00至次日1:00呈下降趋势.匙吻鲟的昼夜平均耗氧率为0.23mg/g·h),耗氧率高峰值出现在15:00-19:00,低峰值出现在23:00-3:00.平均耗氧率7:00-19:00明显高于21:00-5:00(P<0.01).匙吻鲟幼鱼的窒患点为2.81 mg/L(以O2计).  相似文献   
5.
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是从美国引进,创汇价值极高的一种大型淡水养殖新品种,食性与花鲢相同,我国从南到北均可生长和安全越冬、越夏,不仅可在池塘中与各种淡水鱼类混养,更适合在大、中、小型水库、湖泊中养殖。在南方,年生长速度在0.5~3kg,养殖成本低,病害少,捕捞容易,可替代目前价值不高的花鲢。我国自1987年就开始从美国引入匙吻鲟受精卵,但由于匙吻鲟受精卵的孵化、苗种培育难度大,成活率低,苗种价格十分昂贵,严重影响了匙吻鲟的普及和应用。2005年5月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分院从美国引进匙吻鲟受精卵18700粒,经过4天孵化,共获得鱼苗12000尾,平均孵化率66.4%(见表1),从5月8日—25日经过18天培育共获得3.0~3.5cm体长仔鱼6500尾,仔鱼阶段成活率54%,从5月25日-6月813经过15天培育共获得体长6.5cm以上幼鱼5500尾,幼鱼阶段成活率达84.6%,现将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鲇鱼(Silurus asotus)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小鱼、虾等为食。其肉质细嫩,常被作为产妇的补品。随着名特优鱼类养殖的发展,对其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天然水域捕捞的鲇鱼苗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满足不了渔业生产的需求。池塘养殖的鲇鱼合成类固醇葡糖苷酸的种类和数量比野生鱼少得多,因而不能诱发生殖行为,必须进行人工繁殖。1994~2001年,我们连续多年进行鲇鱼人工繁殖,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鲤鱼因东北地区人们对其喜食,而成为东北地区池塘养鱼的主要养殖品种。以前国南方地区鲤鱼繁殖时间较北方早,东北地区渔业生产所需鲤鱼苗基本来自南方地区,但其越冬成活率较低,使东北地区鲤鱼养殖受到一定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利用电厂余热、地热和温室以及塑料大棚等方法进行鲤鱼人工繁殖,提前了鲤鱼繁殖时间,基本满足了东北地区渔业生产对鲤鱼苗的需要,而且由于当地产鲤鱼苗越冬成活率较高,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地区池塘养鱼的发展,目前鲤鱼人工繁殖正在东北各地区迅速发展。笔者根据多年从事鲤鱼人工繁殖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影响东北…  相似文献   
8.
匙吻鲟(P0lyodon spathula)隶属于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匙吻鲟科(Polydontidae),原产于北美洲。匙吻鲟具有适温范围广、生长快、饵料来源广、不破坏水域环境、生产费用低、容易捕捞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是改善渔业生态系统,使渔业资源逐步得到优化配置的新品种。自1988年湖北省水产局从美国引进匙吻鲟鱼苗以来,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对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幼鱼养殖和亲鱼培育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本文对我国各地近20年对匙吻鲟仔、稚、幼鱼各种养殖方法的技术要点进行一次总结。  相似文献   
9.
匙吻鲟仔鱼期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鱼类早期生长的细微差别对其存活以及整个生活史阶段的生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摄食是影响仔鱼期生长的最重要的外界影响因子之一。在水温19.5~20.5℃下,对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仔鱼的开口时间、适宜开口饵料和投饵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匙吻鲟仔鱼在6日龄初次摄食,摄食率在7—8日龄迅速升高,9—10日龄达到100%,11-13日龄略有降低,14-15日龄迅速降低,不可逆点(PNR期)出现在15日龄;以轮虫作为开口饵料,仔鱼的存活率和生长优于丰年虫和颗粒饲料组;养殖水体中轮虫密度在120—150个/mL可满足仔鱼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0.
鲇鱼(Silurusasotus)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小鱼、虾等为食。鲇鱼原作为池塘养鱼的敌害加以清除,随着名特优鱼类养殖的发展,对其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天然水域捕捞的鲇鱼苗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满足不了渔业生产的需求。目前在池塘养殖鲇鱼中以下两个生产环节成为制约池塘养殖鲇鱼发展的“瓶颈”:(1)池塘养殖的鲇鱼合成类固醇葡糖苷酸的种类和数量比野生鱼少得多,因而不能诱发生殖行为而自然产卵;(2)鲇鱼在幼鱼阶段,尤其在鱼苗至夏花鱼种阶段,同类自相残杀现象严重,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