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连沿海网箱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港湾网箱养殖作为一种新的养殖模式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日前辽宁省仅刺参港湾网箱养殖面积约2万公顷,它对带动港湾水产养殖快速发展,提高临港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辽宁省水产苗种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生产能力和产量不断提高,培育种类不断增加,为促进辽宁省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辽宁省对水产苗种的管理也在稳步推进,呈现出生产与管理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和水产苗种生产的快速发展相伴随的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正在逐步显现,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辽宁省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步伐。一、全省水产苗种生产与管理现状(一)水产苗种生产情况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产苗种生产体系一是生产规模大。据初步统计,全省水产苗种场约1000家,其中海…  相似文献   
3.
分析刺参养殖发病原因、研讨对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参为名贵海珍品,列海味八珍之首。特别是刺参,其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均为参中之冠,在我国北方近海水域广泛分布。其蛋白质和糖类含量丰富,不含胆固醇,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有着很好的滋补强身之功能,深受人们的青睐。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促进了我省刺参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短短几年间,其规模、效益一直呈上升趋势,已发展成为我省养殖产业链中的重要产业。据统计,目前我省刺参港池养殖规模约为2.0×104hm2,海域底播增殖规模超过3.0×104hm2。这是我省继对虾养殖后又一规模开发的优…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辽宁省刺参养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其规模效益明显呈上升趋势.在该产业的带动下,辽宁省不仅刺参海上网箱养殖有了新的起色,而且刺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养成项目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青蛤[Cgclina.sinensis(Gmelin)]属帘蛤科,为暖水性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如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和日本本州以南及朝鲜沿海及河口潮间带,多生活在高潮区和中潮区的泥沙滩中,它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贝类,是出口创汇的海产品之一.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上人为的酷捕滥采,青蛤资源急剧下降.为适应市场需求,振兴滩涂养殖和推广虾贝混养,为青蛤养殖业的发展提供苗种,在锦州市天桥开发区青蛤育苗及养殖示范基地进行了三年青蛤室内人工育苗及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刺参是我国北方独特的名贵品种.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知道吃海参对身体有益,并将其视为一种滋补珍品而加以利用.翻阅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清朝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医药典可以看到,其中对被列为海八珍之一的刺参有着详细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7.
对目前国内现有的捕鱼是网具的生产试验情况作了概述,并对其捕捞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其结果表明:鱼是鱼流刺网的捕捞效果及经济效益较好。是近海小功率渔船捕捞鱼是鱼的较好渔具。但不足的是取鱼劳动强度较大,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8.
该报告简述了鱼是鱼深水层流刺网具结构及特点。在鱼是鱼挂网的基础上,研制出60.00m×5.06—21.8mm鱼是鱼深水层流刺网具。在两只29.4kW渔船上进行了两年生产试验,生产171流次,捕鱼是528余吨,纯益14万元;与原型网对比,产量提高90%左右;推广10只渔船,捕鱼是963余吨,纯益21万元,取得较好的捕捞与经济效果。并简述了黄海北部产卵鱼是鱼生物学特性;得出了网目尺寸与鱼体叉长、体重、体周关系的各自相关系数;并对进一步开发利用鱼是鱼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目前国内现有的捕Ti网具的生产试验情况作了概述,并对其捕捞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其结果表明,Ti鱼流刺网的捕劳效果及经济效益较好,是近海小功率渔船捕劳Ti鱼的较邹渔具。但不足的是取鱼劳动强度强度较大。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渤海渔业资源的衰退,辽东湾海蜇(Rhopffema esculenta Kishinouye)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辽东湾海蜇资源实际上起到了支撑辽东湾渔业生产,维持渔民生活的重要作用。海蜇增殖放流实验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十几年,取得了一定经验。辽宁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开始、在辽东湾实施海蜇公益性生产放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