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5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池塘淤泥中细菌对含氮物质转化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精养鱼池表层淤泥中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对含氮物质转化率的测定,定量了解了上述细菌的氨化率、亚硝化率、硝化率和反硝化率。结果表明:淤泥中细菌的氨化率、亚硝化率、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在很大程度上受淤泥中有机物的含量、细菌数量和种群组成、淤泥的理化性质及水质情况的影响。建议生产上采用适当的管理措施,改善鱼池环境条件以提高池塘淤泥中细菌对含氮有机物的分解矿化速率,促进池塘物质和能量  相似文献   
2.
郁桐炳  沈丽红 《内陆水产》2005,30(11):26-27
通过对不同淤泥深度水质环境中磷营养因子的测定和分析,初步研究了不同深度淤泥对水质环境中磷营养因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淤泥类水族箱水中的磷酸盐浓度与无淤泥类水族箱水中磷酸盐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养殖水体需要一定厚度的淤泥来维持和缓冲水体中各营养盐水平。  相似文献   
3.
郁桐炳 《水利渔业》2006,26(1):64-64,73
通过对不同淤泥深度中磷营养因子的测定和分析,初步研究了不同深度淤泥对水质环境中磷营养因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淤泥类水族箱中的磷酸盐浓度与无淤泥类水族箱中磷酸盐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但有淤泥类水中的磷酸盐浓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10 cm厚淤泥水体中磷酸盐浓度与5 cm厚淤泥水体中磷酸盐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养殖水体需要一定厚度的淤泥来维持和缓冲水体中各营养盐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鱼池淤泥中参与氮循环的细菌和淤泥活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精养鱼池的淤泥多次采样,经细菌学和化学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淤泥中参与氮循环作用的细菌种类和数量以及它们代谢的底物和产物含量有明显的纵向层次变化。淤泥参与池塘氮循环的活性,主要受细菌数量、优势菌的代谢特性、代谢底物以及氧含量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认为可将专性好气菌的生长情况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判断淤泥的活性,据此,水—泥界面至约9cm深处为活性淤泥层,活性层以下深度的淤泥为非活性淤泥层,池塘氮循环的细菌动力学作用主要发生在活性淤泥层。建议生产上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持并挖掘活性淤泥层参与氮循环动力学作用以加速池塘物质循环,提高鱼产量,减缓鱼池淤积。  相似文献   
5.
方正银鲫雌核发育后代肌肉营养成分与异源父本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异育银鲫(Ⅰ)Carassiusauratusgibelio♀×CyprinuscarpioL ♂、异育银鲫(Ⅱ)Caras siusauratusgibelio♀×Carassiusauratuscuvieri♂、生产所用的亲本鱼方正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Bloch)、鲤CyprinuscarpioL 和白鲫CarassiusauratuscuvieriTemmincketSchlegel共5种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母本方正银鲫的肌肉蛋白质含量(180 3mg/g)和肌肉干物质中的氨基酸总量(714 277mg/g)、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280 164mg/g)和呈味氨基酸含量(281 091mg/g)等指标均高于其后代和父本鲤、白鲫;雌核发育后代的肌肉营养成分介于双亲之间,低于母本方正银鲫而高于父本鲤和白鲫;以白鲫为父本的异育银鲫(Ⅱ)的肌肉营养成分要高于以鲤为父本的异育银鲫(Ⅰ);异育银鲫可利用雌核发育的生长生物学效应,但对肉质的改良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盐碱地是陆地上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壤类型,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它包括各种盐土、碱土及其他不同程度盐化、碱化土地及其水域,仅我国盐碱地包括低洼盐碱水体的面积就有3300万公顷,具有利用潜力的达到1300万公顷。盐碱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干旱、半干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我国渔业结构的改变,人们对水产品质量日益重视,对作为水产动物所需营养载体的饲料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化学合成添加剂的长期使用和滥用,在动物体内造成残留,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